2008年7月24日 星期四

李靖

李靖是中國唐朝文武兼備、出將入相、著名的軍事家。

生平

李靖(571年-649年),字藥師,是唐朝初期最著名的將領,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縣東北)人。其兄李端,字藥王,隋將(按照李氏族譜,李端為唐代中期名將李晟、李愬之祖)。其舅韓擒虎為隋朝名將。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他善於用兵,長於謀略,著有數種兵書,惟多亡佚。

隋煬帝時代,李靖曾擔任長安縣功曹(縣府人事主任),深獲左僕射楊素,吏部尚書牛弘的賞識。大業末年,李靖被派往北方前線,調馬邑任郡丞,在李淵帳下和突厥作戰。與李淵相處后,李靖發現他有「四方之志」,即擁兵自立的意思。於是李靖把自己偽裝成囚徒前往江都準備向隋煬帝告密,結果走到長安的時候因兵荒馬亂不能前行,滯留在那裡。李淵自太原起兵后,迅速攻下長安,李靖被俘。臨斬前,李靖大叫:「公起義兵,本為天下除暴亂,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斬壯士乎?」李世民勸父親赦免李靖。被李世民召入幕府,充做三衛。

武德四年(621年),李靖向唐高祖獻上平滅蕭銑的十策,唐高祖採納,任命李孝恭為夔州總管,李靖為行軍總管,大造戰艦,訓練水軍。唐軍自夔州(今四川奉節東)順江東下,以廬江王李瑗出襄州(今湖北襄陽),黔州刺史田世康出辰州(今湖南沅陵),黃州總管周法明出夏口(今漢口),李孝恭接受李靖乘水漲敵懈、迅速進軍江陵的建議,親率戰艦二千多艘戰船順江而下,直搗腹心,攻克荊門(今湖北宜都西北)、宜都(今屬湖北),進抵夷陵(今湖北宜昌),蕭銑部將文士弘率精兵數萬屯清江(今清江入長江口),前來救援。十月初九李孝恭留李靖守營,自率兵擊文士弘,結果戰敗。文士弘乘勝縱兵搶掠,人皆負重。李靖乘其混亂揮軍出擊,大破文士弘軍,獲舟船400餘艘,斬殺及溺死者近萬人,追至枝江(今湖北枝江西南)以東的百里洲,再敗文士弘軍。李靖將舟船散棄江中,任其飄流,以惑援蕭之眾。二十一日蕭銑聽從了中書侍郎岑文本的勸告,投降唐軍。李孝恭接受李靖和岑文本的建議,嚴明軍紀,對蕭銑的降將家眷予以保護,江南各地的叛將紛紛前來投降,李靖因功封永康縣公。李淵又命李靖為嶺南道撫慰大使,招撫了嶺南96州,長江中游及嶺南地區盡為唐有。

貞觀元年(627年),官拜刑部尚書,賜封四百戶。貞觀二年(628年),同時兼任檢校中書令。貞觀三年(629年),轉任兵部尚書。

唐初,東突厥為最大邊害。貞觀三年(629年)以李靖為總指揮『定襄道行軍大總管』,分六路進攻突厥,次年寒冒雪抵達朔州。貞觀四年(630年)正月,李靖率三千精騎趁黑夜攻下頡利可汗的牙帳所在地定襄。太宗說:「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名書竹帛。卿以三千輕騎,深入虜庭,克復定襄、威振北狄,實古今未有。」封李靖為代國公。參見唐與突厥的戰爭。

貞觀八年(634年),西北吐谷渾王慕容伏允犯境,李靖主動請纓,太宗即任命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統帥唐帝國與西域諸國(如突厥、契苾)聯軍征討吐谷渾。慕容伏允火燒荒野,盡毀草原,以為唐軍不會追擊,李靖採納侯君集之議,分兵兩道追殲,親率李大亮等部由北道切斷其通往祁連山的退路,並迂迴至其首府伏俟城(今青海湖西),李道宗等部由南道追截南逃的吐谷渾軍。南道唐軍歷經無人之境二千餘里,於烏海(今青海苦海)大破伏允部。貞觀九年(635年),李靖在積石山(今青海阿尼瑪卿山)追至且末(今屬新疆),大敗吐谷渾軍,伏允部下不堪唐軍追擊,殺伏允,伏允之子大寧王慕容順斬天柱王,率部降唐,其國土遂盡歸唐朝。貞觀十一年(637年),改封為衛國公。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李靖應唐太宗召,商議討伐高句麗,並自請率兵,唯太宗以其年老而未許。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卒,陪葬昭陵。

文藝作品中的李靖

唐傳奇《虯髯客傳》(杜光庭著),以隋朝末年天下將亂,群雄競起為背景,塑造了三名富有俠義豪爽個性的主角:李靖、紅拂女(本名張出塵,嫁與李靖為妻)、虯髯客,合稱「風塵三俠」

著作

* 《唐太宗李衛公問對》
* 《李衛公兵法》
* 《李靖六軍鏡》

凌煙閣 秦叔寶與程咬金

凌煙閣 秦叔寶與程咬金

凌煙閣功臣中﹐最為民間津津樂道的除李靖﹑李世績(徐茂公)﹑尉遲恭之外﹐就要數秦叔寶和程咬金這二位了﹐秦叔寶是民間敬愛的左門神﹐程咬金則為漢語中增添了“三斧頭程咬金”和“半路裏殺出個程咬金”兩個俗語。這二位的深入人心其實要歸功於演義﹐如果把歷史中的原型與演義對比﹐原型是大大地黯然失色﹐正史中甚至對二人並無多少著墨﹐篇幅比二李和尉遲要少得多了。考慮到這二位實在大名鼎鼎﹐而 look91也實在喜愛﹐所以還是收集了他們的故事﹐不過能收集的史料實在有限﹐獨立成篇的話篇幅太短﹐只好把他們放在一起了﹐這也符合演義裏他們最親密戰友的關係。

  ※        ※        ※        ※        ※

  秦叔寶﹐名瓊 ﹐齊郡歷城人。他在隋末亂世開始前從軍﹐隸屬來護兒帳下。來護兒是楊廣時代最受重用的武將﹐指揮過圍攻高麗平壤﹐如果不是楊廣中了詐降計﹐高麗就會亡在來護兒手裏。後來宇文化及在江都兵變﹐來護兒奮力抵禦﹐死於亂軍之中﹐是個直到最後仍肯用生命維護昏君楊廣的死忠派。最先賞識秦叔寶的﹐就是這個來護兒。

  據《舊唐書》記載﹐秦叔寶在來護兒手下時﹐秦母忽然病故﹐來專門派人去秦家吊喪。當時秦名聲未顯﹐只是個小軍官﹐來則是一軍大將﹐兩人無親無故﹐來也不是那種“愛兵如子”型將領﹐此前手下家裏有喪事他從沒派人吊過喪﹐因此來的行為讓左右很不理解。於是有人去問來護兒﹐來答復說﹐秦叔寶勇悍有志氣﹐必將自取富貴﹐豈可以卑賤處之﹖從賞識人才這方面看﹐來護兒稱得上是伯樂﹐秦叔寶後來的確自取了富貴﹐不過他的富貴並非取自隋朝﹐這就非來護兒所能預見了。

  對於軍人來說 ﹐戰亂的年代是取富貴的最好時機(如果還有命的話)﹐秦叔寶很快就在戰亂中脫穎而出了。秦的成名在隋煬帝大業十年﹐當時他隸屬齊郡通守﹑河南道十二郡討捕大使張須陀軍中。齊郡是秦叔寶的家鄉﹐也是隋末農民起義的重要發源地﹐當時齊郡官吏對起義軍一籌莫展﹐只有張須陀奮勇作戰﹐以保衛鄉里為號召聚集了一群優秀的手下﹐成為隋朝鎮壓起義軍的一張王牌。

  大業十年十二月﹐起義軍盧明月部佔領齊郡祝阿縣(一說是在下邳)﹐張須陀率部前往平亂。盧明月部聲勢極盛﹐號稱十萬﹐而張須陀部雖然精銳﹐卻只有萬人﹐張以少攻多﹐戰況不利﹐相持十餘日後﹐張部糧食不足﹐被迫撤兵。張意識到盧部一定會趁自己撤退時全軍追擊﹐那時自己缺人少糧﹐只怕會大事不妙﹐形勢逼人﹐張不得不行險。他召集眾將﹐提議主隊撤退時留千人埋伏﹐一旦盧部主力追擊﹐埋伏部隊就乘虛端掉盧的大營﹐盧部一定軍心大亂﹐那時大隊與埋伏部隊兩面夾擊﹐可以反敗為勝。雖然張的分析很精闢﹐但埋伏部隊是否能及時攻佔盧的大營誰也沒有絕對把握﹐如果盧的主力及時回援﹐落入兩面夾擊的就是埋伏部隊了。因此當張詢問誰願意承擔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時﹐眾將默然﹐挺身而出的只有秦叔寶和羅士信二人。

  於是秦叔寶和羅士信領了千名士兵埋伏起來﹐張須陀率主力棄營而逃。盧明月果然盡起主力追擊﹐秦﹑羅按計劃突襲盧的大營﹐不料盧的留守部隊十分謹慎﹐事先已關閉了營門﹐ 急切之間無法破門。好在秦﹑羅二人身先士卒﹐奮勇攀過營柵﹐殺散守軍後從裏面開了營門﹐千餘人一擁而入﹐四處放火﹐終於成功佔領了盧明月大營。盧明月主力得知大營有失後一片大亂﹐張須陀回頭痛擊﹐盧部十萬人除數百騎隨盧逃走外﹐其餘全部投降。

  一戰成名後﹐ 秦叔寶成為張須陀的愛將﹐跟著張四處征討﹐成功鎮壓了幾路大起義軍﹐可謂所向披靡。這時的秦叔寶﹐其職業就是鎮壓農民起義﹐如果一定要把他評價為鎮壓農民起義的劊子手﹐也不算太冤枉他。不過﹐所謂起義軍也只是個好聽些的稱呼﹐隋末的農民起義﹐乃至中國歷史上的所有農民起義﹐真正以對抗暴政為目的紀律嚴明保境安民的寥寥無幾﹐多數是求個苟活﹐以燒殺擄掠為基本謀生手段﹐朱粲一類的吃人魔王出了不少﹐實在當不起“起義軍”這個稱呼﹐既然起義軍不一定是起義軍﹐ 那劊子手是不是劊子手也就很難說了。

  雖然張須陀百戰百勝﹐但起義軍散而復聚﹐越殺越多﹐隋朝已無可救藥﹐隋朝忠臣張須陀的命運也就只能是為隋朝殉葬。大業十二年十月﹐張須陀與瓦崗軍翟讓﹑李密在滎陽大海寺決戰﹐張部中了李密的埋伏﹐張為掩護部下突圍而當場戰死。秦叔寶從一個普通小軍官成長為著名勇將﹐整個過程是在張須陀帶領下完成的﹐可以說是張把秦帶上了隋末的歷史舞臺﹐史載張戰死後﹐“所部兵晝夜號哭﹐數日不止”﹐不知秦叔寶是否在內﹖

  很意外的是﹐ 秦叔寶等張須陀舊部最後竟然歸降了李密。張須陀戰死後﹐朝廷派了裴仁基接管張的舊部﹐繼續對抗瓦崗軍﹐裴卻於十三年四月因戰況不利而投降了李密﹐秦叔寶也在此時隨裴一起成了李密的部下。很難分析秦叔寶對李密殺張須陀一事是什麼態度﹐他是否曾因張的陣亡而怨恨李密﹖不但不能為舊主復仇﹐最後還歸順了殺舊主的凶手﹐這種命運也算有些諷刺。也許亂世中就是如此﹐陣亡是武將的應有歸宿(職業風險)﹐張須陀與李密為敵是因為二人各自所屬勢力的敵對﹐並不牽涉私人感情 ﹐而秦叔寶之所以為隋朝鎮壓起義軍﹐也不是他忠於楊廣﹐只是剛好他投身了政府軍﹐又遇到了賞識他的張須陀。說到底﹐那時的武將只是政治工具﹐政治家需要武將去戰鬥﹐武將需要在戰鬥中取富貴﹐至於是為誰﹑為什麼而戰﹐關武將什麼事﹖

  在得到秦叔寶的同時﹐李密又得到了另一員勇將程咬金。程是濟北郡東阿縣人﹐驍勇善馬槊﹐隋末大亂時﹐程聚集鄉里豪傑共保鄉里﹐大概相當於現代的民眾自衛團。隨著世道越來越亂﹐這種地方的自保勢力逐漸無法維持下去﹐只好投靠各路反王﹐程咬金就於此時選擇了投靠李密這個最有前途的反王頭子﹐程也改了個文化人的名字叫程知節(為保持一致﹐後文仍稱他為程咬金)。

  李密非常欣賞秦叔寶﹑程咬金的勇武﹐當即任命二人為驃騎。驃騎一職並非什麼顯赫職位﹐與單雄信﹑徐世績的武侯大將軍不可同日而語﹐但其實這一職務的重要性並不亞於前者。當時李密從全軍中選出八千精銳作為自己的親衛隊﹐號稱內軍﹐李密甚至誇口說這八千人可當百萬﹐統帥這只精銳衛隊的就是秦﹑程和另外兩位驃騎(另兩位姓名不詳)。看來驃騎一職類似典韋﹑許楮之與曹操﹐非常適合由秦﹑程這樣的勇將擔任﹐李密可謂知人善任。

  最高首領的衛隊自然時刻要保衛在該首領身邊﹐李密不象李世民那樣酷愛親率衛隊衝鋒陷陣﹐所以秦﹑程二人顯露其勇武的機會也就不多﹐不過一旦戰況發展到需要領袖衛隊上場﹐那機會就不是一般的機會了。歸降瓦崗的第二年﹐也就是唐武德元年的七月﹐秦叔寶得到了一次大機會。

  當時李密正與宇文化及相持於黎陽﹐李密糧多﹐宇文糧少﹐於是李密使用緩兵計﹐成功地用假和談痲痺了宇文﹐打算拖到宇文糧盡時一舉將其擊潰。不料眼看宇文就要糧盡時瓦崗軍出了個叛徒把李密的小算盤告訴了宇文﹐盛怒的宇文軍向瓦崗軍發動猛攻﹐李密被迫在童山與宇文提前展開決戰。此時宇文軍雖然缺糧但還沒嚴重到影響戰鬥力﹐ 加上如果不能擊敗李密奪取瓦崗軍的糧食就只有滅亡﹐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宇文軍的戰鬥力空前高漲﹐李密方面則根本沒想到會提前開戰﹐準備不足﹐結果瓦崗軍陷入苦戰。

  局面不利﹐李密也只好親自上陣了﹐不料他運氣不佳﹐被一隻流矢射落馬下﹐昏倒在地。宇文軍見狀大喜﹐紛紛衝來要活捉李密﹐李的衛士們抵擋不住﹐又不知李密死活﹐於是大家紛紛扔下李密逃命。危急關頭﹐秦叔寶挺身而出﹐拼命死戰救護李密﹐正好李密及時甦醒﹐衛隊在秦號召下重新聚集﹐終於將宇文軍擊退。童山之戰中﹐宇文是必須取勝﹐李密則只要不敗即可﹐戰後宇文軍因糧盡而自行崩潰﹐李密不勝而勝﹐如果李密在童山陣亡或被俘﹐結局當然就倒過來了。因此秦叔寶的奮勇救主成了李密與宇文化及成敗的關鍵﹐其功勞無人可比。

  秦叔寶立功後不久﹐程咬金的機會也來了。李密雖然在童山擊敗了宇文﹐但自己的損失也非常巨大﹐瓦崗軍的精銳幾乎為之一空﹐童山一戰其實是雙敗之局。於是洛陽的王世充抓住機會﹐跳出來想驗證一下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的道理﹐武德二年九月﹐王世充親率洛陽最後的精銳二萬人進攻李密﹐雙方在北氓山大戰。王世充此時的境況與當時的宇文化及幾乎一模一樣﹐都是在斷糧前做最後一次掙扎﹐不勝利就滅亡﹐因此王軍的進攻只能以瘋狂來形容。駐紮在北氓山下的瓦崗軍單雄信部最先遭到進攻﹐漸漸抵擋不住﹐李密急忙派出預備隊前去增援﹐帶領增援部隊的就是程咬金和另一勇將裴行儼。

  裴行儼是裴仁基的兒子﹐其勇武不亞於秦叔寶和程咬金﹐可惜那天他武運不佳﹐剛一上陣就中了暗箭﹐重傷落馬。此時單雄信部已經敗退﹐大家忙於逃命﹐也沒人來理會躺在地上的裴行儼﹐只有程咬金在撤退時仍不放棄戰友﹐他衝上去殺散了正要對裴下手的王軍士兵﹐將裴拉到自己馬上一同撤退。由於載了兩個人﹐程的戰馬負擔過重逐漸落後﹐王世充的騎兵趕了上來﹐程如果要逃命﹐最方便的手段就是把裴推下去﹐當年漢高祖劉邦被項羽追著跑的時候﹐為了減輕負擔好跑得快﹐連親生兒子和女兒都從車上扔下去了﹐反正程已經盡力﹐就算扔下裴也不能說太對不起人。但是程咬金畢竟沒有劉邦那樣英明果斷﹐他始終不肯丟下裴自己逃命﹐結果不幸被敵人追上。

  由於眾寡不敵 ﹐程在肉搏中被“刺槊洞過”﹐也就是說被人一槊刺穿﹐不過史書中沒寫是哪個部位被刺穿﹐估計是大腿之類非要害部位﹐不然程就等不到上凌煙閣了。受傷不但沒有瓦解程的鬥志﹐反而激發了他的悍勇﹐史載“知節回身折其槊﹐兼斬追者”﹐那場面一定是威風凜凜殺氣騰騰﹐王世充部為之膽落不敢逼近﹐眼看著程咬金揚長而去。

  秦叔寶與程咬金兩次仗義救人﹐其功勞本應重重犒賞﹐可惜他們的東家李密已經沒有機會論功行賞了﹐北氓山一戰﹐李密因輕敵而大敗﹐瓦崗軍冰消瓦解﹐秦﹑程二人走投無路﹐ 降了王世充。王對二人慕名已久﹐對二人十分禮遇﹐秦被封為龍驤大將軍﹐程被封為將軍﹐比在瓦崗時的驃騎是好聽多了。王世充非常明白人才的重要﹐非常下力氣收買人心﹐王開門辦公﹐親自接待來進言的文臣武將甚至平民百姓﹐態度熱情﹐無微不至﹐一時人人大悅﹐以為得遇知己之主。可惜不久王的本性就露了出來﹐原來王的重用人才只停留在口頭上﹐雖然禮遇周到﹐但真正重用的仍然是自己的家族私人。程咬金對王此等行為非常不屑﹐將王的為人評價為“器度淺狹﹐而多妄語﹐好為咒誓﹐乃巫師老嫗耳﹐豈是撥亂主乎﹖”

  程將上述評價告訴了秦叔寶﹐秦正好也是心有戚戚﹐於是兩人開始找機會離開王世充。武德二年閏二月﹐唐鄭兩軍戰於九曲﹐兩軍列陣相持時﹐秦﹑程與親信數十騎突然離隊而出 ﹐遙向王世充告別﹐先感謝王一直的關照禮遇﹐然後批評王性情猜疑不能用人﹐最後揮手告別﹐躍馬投奔唐軍去了。秦﹑程的倒戈倒也別具一格﹐很有些君子絕交不出惡聲的意思﹐所謂良臣擇主而事﹐王世充目瞪口呆之下﹐只好眼看著二人離開。

當時李淵與李世民關係尚好﹐又依賴李世民負責軍事﹐因此每得到良臣勇將﹐李淵多將其配屬到李世民軍中﹐秦﹑程這等勇將自然也不例外。同李密一樣﹐李世民也在全軍中挑選了精銳騎兵組成自己的親衛隊﹐其成員清一色皂衣玄甲﹐十分威風。秦﹑程二人在李密那裏就是當親衛隊頭子﹐到李世民手下後也就繼續乾老本行﹐率領李世民的玄甲衛隊。與李密不同的是﹐李世民作戰時喜歡當尖刀連親自衝鋒陷陣﹐他的親衛隊自然要陪著他一同當敢死隊﹐在李世民的手下﹐秦﹑程二人殺敵立功的機會要比在李密和王世充那裏多得多了。

  秦﹑程歸唐正當各路反王爭天下最精彩激烈之時﹐李世民東擋西殺掃平天下﹐先後滅宋金剛﹑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達各路強敵﹐秦﹑程一直陪李衝鋒陷陣﹐斬將擎旗不一而足﹐尤以秦叔寶戰績輝煌。古時作戰往往會選派精銳將士出陣耀武揚威做挑舋狀﹐以打擊對方鼓舞己方﹐偶爾還會罵陣﹐李世民分外受不了這種挑舋﹐每遇到對方出來﹐總要設法乾掉那挑舋者﹐而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派秦叔寶去給對方一個教訓。每當此時﹐秦就躍馬橫槍直衝敵陣﹐斬人於萬馬軍中。次數一多﹐連李淵也知道了秦的勇猛兼奮不顧身﹐多次給秦嘉獎﹐還很煽情地說“朕肉可為卿用者﹐當割以賜卿﹐況子女玉帛乎”﹐當然不會有誰會用得到李淵的肉(倒是李世績用過李世民的鬍鬚)﹐不過李淵肯這麼說﹐畢竟還是很欣賞秦叔寶的。

  消滅各路反王後﹐李淵論功行賞﹐封秦叔寶為翼國公﹐程咬金為宿國公。不過這二人還沒來得及安享榮華富貴﹐就又面臨了宮廷內的生死鬥爭。李世民最大的問題是功高震主﹐太子建成和齊王元吉結成太子黨﹐極力要消滅李世民的秦王黨﹐李淵則暗中支持太子黨﹐秦﹑程是秦王黨的骨幹﹐正是太子黨必遇除之而後快的人物。武德九年﹐太子與秦王兩黨的鬥爭達到高潮﹐李淵公然下手剪除李世民的羽翼﹐程咬金被調出京任康州刺史﹐程不肯在危機時刻離開﹐竟然抗命不肯離京。緊接著李淵又借口抵禦突厥﹐調秦王黨骨幹隨齊王元吉一同出兵﹐意圖借刀殺人﹐被點名要求隨軍的有尉遲敬德﹑秦叔寶﹑程咬金﹑段志玄等人。

  眼看已被逼到了絕路﹐李世民不得不放下怕被後人譏諷的顧慮﹐於當年六月四日伏兵於玄武門﹐擊殺建成﹑元吉﹐控制了唐朝政權。事變之時﹐雖然一發動就比較順利地殺了建成 ﹑元吉﹐但不料太子黨中不少死硬分子要為主子復仇﹐不但不肯散去﹐還大舉進攻秦王府人馬。由於李淵此前的特意扶植﹐太子黨的武力一直超過秦王黨﹐因此雖然太子黨沒了領袖﹐秦王黨仍然招架不住。好在李世民手下不缺勇將﹐一面由秦叔寶﹑程咬金等人奮力抵禦﹐一面由尉遲敬德向李淵逼宮﹐要李淵下令太子黨投降。好在兩方面都出色完成了任務﹐玄武門之變終於以秦王黨勝利告終。事後李世民封賞功臣﹐加秦叔寶左武衛大將軍﹐程咬金右武衛大將軍。

  隨後李世民登基為帝﹐開始了他的貞觀之治﹐武將們也終於可以享受一下太平。秦叔寶﹑程咬金這種以勇力見長的將領在和平年代無法象李世績那樣成功轉型﹐於是只能掛個空銜 ﹐在家閒居享福。進入和平年代後﹐秦叔寶的身體日益衰弱﹐秦自己分析說﹐以往身經二百餘戰﹐負傷無數﹐“計吾前後出血亦數斛矣﹐安得不病﹖”大概在緊張的戎馬生活裏這病沒時間發作﹐和平後一鬆懈下來(或者還有些暴飲暴食之類的享樂行為加速誘發了病情)﹐所有陳年舊瘡一起發作了。秦纏綿病榻﹐一直與疾病搏鬥到貞觀十二年才終於病故。

  程咬金的生命就要長得多﹐他一直活到唐高宗年間﹐高宗顯慶元年﹐老將程咬金終於得到一個重展雄風的機會﹐他受命為大將出征西突厥。程手下有兩員副將﹐一為蘇定方﹐一為王文度﹐蘇善於輕騎野戰﹐每戰多率部為前鋒突擊﹐多次擊敗西突厥﹐王是個疾賢妒能之徒﹐不願蘇繼續立功﹐於是向程進讒言說蘇雖然屢戰屢勝﹐但自己士卒也多有死傷﹐不是萬全之策﹐應該全軍結成方陣﹐以輜重置其中﹐緩緩前進﹐絕無風險。這實在是個莫名其妙的作戰方案﹐唐朝是深入敵境進攻﹐目的就是尋敵決戰﹐西突厥是遊牧騎兵﹐輕騎對輕騎才能追得上﹐如此結陣緩行﹐雖然不易受敵人襲擊﹐但想取勝是絕對沒可能了。程是沙場老將﹐自然明白其中道理﹐本來不該採用王的方案﹐但王又假傳聖旨﹐說皇帝擔心程恃勇輕進﹐所以專門派自己來當監軍﹐這個計策就是皇帝的意思。蘇定方大為不憤﹐認為皇帝如果不信任程咬金也就不會派他當主將出征﹐不可能再派什麼監軍﹐建議程先把王抓起來﹐然後急報京城求證。可能是程咬金年老怕事不復昔日之勇﹐竟然沒有勇氣去驗證一下這個假監軍的身份﹐ 就這麼採用了王“監軍”的計策﹐眼看著西突厥主力順利撤退而不敢追擊。

  採用方陣策略後﹐唐軍喪失了戰鬥主動﹐除非西突厥來進攻﹐否則就沒仗打﹐這讓那些渴望戰功的將士們十分不滿。正好有一座胡人城鎮主動投降﹐王文度提議將全城屠滅﹐既可搶資財﹐又能充軍功﹐可以大大地安撫軍心。蘇定方堅決反對﹐尖銳地說咱們出兵是為討賊﹐你那種做法根本就是“自為賊耳”。程咬金最終還是採納了王文度的意見﹐將已投降的城市屠滅﹐搶掠城中財物分配將士。這種行為實在是毫無武人風範﹐即使冷酷如後世的成吉思汗﹐對主動投降的城市也只搶掠財物而不屠城﹐做這種事的軍隊已經不能稱軍隊而只能稱強盜了。程咬金是一軍主將﹐完全可以制止這種強盜行徑﹐他之所以支持了王文度﹐固然有順從“監軍”的因素﹐但也不能排除是貪圖厚厚地分一份贓物﹐因為據記載當時全軍只有蘇定方一人拒絕分得“戰利品”(演義裏居然把蘇定方寫成一個奸角﹐真是冤枉啊)。

  這次出師自然沒有取得什麼顯赫戰果﹐可謂徒勞無功﹐唐軍不得不班師回朝﹐回京後王文度的謊言自然被揭穿﹐他罪有應得地被處以極刑﹐因痲痺大意而上當的程咬金也被責以貽誤戰機和擅自殺降之罪﹐慘遭罷官﹐可憐好容易有次用武之地﹐卻遭如此下場。雖然不久後高宗念他舊功又給他平反﹐但程自己卻堅持要求退休﹐大概實在覺得無面目再立於朝堂吧。

  高宗麟德二年(距顯慶元年九年)﹐程咬金在家病故﹐英雄一世卻晚節不保﹐九泉之下見到當年的老友秦叔寶﹐大概只有苦笑吧。

秦叔寶

秦叔寶﹐名瓊﹐齊郡歷城人。他在隋末亂世開始前從軍﹐隸屬來護兒帳下。來護兒是楊廣時代最受重用的武將﹐指揮過圍攻高麗平壤﹐如果不是楊廣中了詐降計﹐高 麗就會亡在來護兒手裏。後來宇文化及在江都兵變﹐來護兒奮力抵禦﹐死於亂軍之中﹐是個直到最後仍肯用生命維護昏君楊廣的死忠派。最先賞識秦叔寶的﹐就是這 個來護兒。

尉遲恭

尉遲恭(隋開皇五年(585年)—唐顯慶三年(658年)),隋末唐初名將,名恭,字敬德,朔州善陽(今山西朔州市朔城區)人。唐朝大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尉遲恭與秦瓊為兩位傳統門神。傳說其面如黑炭,擅使鐵鞭,騎烏騅馬。

生平

年少時曾為鐵匠。隋大業末,尉遲敬德從軍於高陽,以武勇稱,累授朝散大夫。隋大業十三年劉武周起,收羅尉遲敬德為偏將,與宋金剛南侵,陷晉、澮二州。尉遲敬德破永安王孝基,俘虜孤懷恩、唐儉等(李世民與劉武周對戰時,曾降服尉遲恭,後,尉遲恭曾被諸將排擠,李世民看出來後,跟他說:「願意,就留下來;不願意,我可以放你走。」尉遲恭求去,於是李世民給他一筆錢;後來,李世民在戰場上身陷危險,尉遲恭突然殺出,解救李世民一命,從此成為左右手。)

武德三年,太宗征討劉武周,劉武周令尉遲敬德與宋金剛在介休抵禦。太宗遣任城王道宗、宇文士前往勸降。尉遲敬德與尋相舉城投降。太宗大悅,賜以曲宴,引為右一府統軍。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公元626年7月2日),玄武門之變中,尉遲恭事前事後出力甚多,尤以為救太宗本人而射殺太宗三弟元吉與入宮上船為唐高祖守衛並請立世民為太子兩事為最,後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詳細過程請見:玄武門之變)

敬德所得財,必散之士卒。頗以功自負,與朝廷宰相不和。後出為襄州都督。累遷同州刺史。史載:嘗侍宴慶善宮,有班其上者,敬德曰:「爾何功,坐我上?」任城王道宗解喻之,敬德勃然大怒,一拳揮出,差點把道宗眼睛打瞎。太宗很不高興,罷,召讓曰:「朕觀漢史,嘗怪高祖時功臣少全者。今視卿所為,乃知韓、彭夷戮,非高祖過。國之大事,惟賞與罰,橫恩不可數得,勉自修飭,悔可及乎!」敬德頓首謝。後改封鄂國,歷鄜、夏二州都督。敬德晚年謝賓客不與通,「穿築池台,崇飾羅綺,嘗奏清商樂以自奉養」。又餌雲母粉,飛煉金石,為方士術延年,凡十六年。顯慶三年(658年)卒,唐高宗廢朝三日,詔京官五品以上及朝集使赴第臨吊,冊贈司徒、并州都督,諡曰忠武,陪葬昭陵。

世家

* 尉遲敬德先祖為後魏時遷居長安的于闐尉遲部族(藏語:Vijaya,Saka語:Visa)[來源請求]
* 尉遲敬德先祖包括:
o 後魏平東將軍尉遲說(Vijaya kirti)。[來源請求]
o 隋朝州西鎮將:尉遲羅迦。
* 尉遲敬德子
o 尉遲保琳,官至衛尉卿

秦叔寶與尉遲恭

秦叔寶與尉遲恭

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門神,不同的神格也有不同的門神,強烈的傳達宗教屬性與主神地位。通俗彩繪以單調色塊堆積,匠師彩繪以立體動感取勝,畫家以大膽創意嚇人,個有一片天地。門神彩繪屬於宗教,也屬於民間藝術。秦叔寶與尉遲恭為唐代武將、建國功臣,素以武勇著名。相傳唐太宗夜寢難安,時聞鬼魅呼號;乃請秦叔寶與尉遲恭把首宮門,是夜安寢無事。如此數夜,凡由二將護衛,皆安然無恙。唐太宗不忍見到二將夜夜辛苦,逐招畫師描繪二人容貌,貼於門上,依然奏效。於是,二將護衛逐鬼的故事廣大流傳,民間據此即尊為門神。依據《西遊記》對於秦叔寶與尉遲恭的描寫:頭戴金盔光爍,身披鎧甲龍麟,手執金瓜斧鉞;一個是鳳眼眼朝天星斗怕,一個是環晴映電月光浮,直令鬼魅聞風喪膽。

佛教門神

上述秦叔寶、尉遲恭與神茶、鬱壘,皆為道教廟宇常見的門神。門神聳立寺廟大門,首當其衝,地位顯要,設置的目的不外乎辟邪逐厲、迎祥納福與安宅鎮殿。佛、道殊途,門神個有不同,意義則是同歸。

唐太宗三請馬周

貞觀三年,天下大旱,嚴重的災情已危及國計民生。唐太宗憂心如焚,多次率百官求雨並極為虔誠的譴責自己。太宗求天不應,便召集群臣商量對策。他宣 佈,無論文臣還是武將都要指出朝廷政令的得失,並提出幾條具體的意見。這可難壞了武將常何,他回到府中,愁眉不展。正好家中一位名叫馬周的落魄朋友,漫遊 到長安,借住在他的府中。得知了常何的為難之事,馬周不加思索,伏在案上,洋洋灑灑的向朝廷提了二十多條建議,文辭非常優美。

次日早 朝,常何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將奏疏呈現給太宗。太宗一看,這些建議有根有據,切中時弊,確屬可行,但武夫常何決非有這神來之筆,便問他是何人所寫。常何告 訴太宗為馬周所寫。太宗又問馬周是何樣之人,常何便向太宗介紹說:「馬周是清河荏平(今山東荏平)人,家境貧寒,但勤奮好學,尤其精通先秦諸子的典籍。

由於自負才學出眾,清高而孤傲,鬱鬱不得志。他在博州一所學校教書,常受地方官的訓斥,一怒之下便拂袖而去,離家遠遊。他窮困潦倒,經常受人欺凌,歷盡艱辛來到長安,住在臣家,乃當今一大奇士也。」

太 宗聽完介紹,立即預感到這是一位隱於「側陋」的傑出人才。傳詔獎賞給常何絹三百匹,表彰他推薦賢才之功,並派常何回家,請馬周入官見駕。等了約半個時辰, 不見馬周前來。太宗求賢心切,親自派官員駕宮中的四馬彩車去請馬周。又過了半個時辰,太宗到殿外張望,還不見馬周入宮。他又派了一輛四馬彩車前去催請。這 就是風傳一時的太宗禮賢下士、三請馬周的佳話。

太宗見到馬周,廣泛問及堯舜的德治天下、孔孟儒學的思想精華、周隋的盛衰興亡以及當今的時弊和治國要略,馬周對答如流,見解精闢。太宗對馬周的才華和忠誠極為讚賞,不久拜為監察御史。

馬周為官後理政謙虛、謹慎,不拘舊俗,銳意創新,對於貞觀一朝的制度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為了表彰馬周勤勞國事,唐太宗親自題寫了「鸞鳳衝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十六個草書大字賜與馬周,使馬周大享殊榮。

貞觀二十二年,馬周病危,太宗親自為他調藥,命御醫日夜護理。馬周去世時,年僅四十八歲,令太宗哀悼不已。

從唐太宗對待馬週一事可以看出,太宗求賢的虔誠、禮賢的恭敬、用賢的如一、思賢的深情。所以天下賢才聚集朝廷,君臣共創大唐盛世之偉業。

神仙故事:馬周迷途知返輔唐王

馬周是仙界華山素靈宮的一位仙官。唐代李氏將要受命於天取代隋朝時,太上老君派馬周到人世間幫助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國家。馬周到了人世後,卻天天沉緬於飲酒,二十年都默默無聞地混跡於俗人中,完全忘了上天給他的使命。後來竟落魄江湖,飢寒交加,人人都躲著他,多次向人磕頭告幫。他聽說袁天罡從四川到陝西來了,據說他善於看相,就去見他,求他看看自己的將來是兇是吉。袁天罡看了馬周半天後說:“你的五神已經離你而去,你的生命已危在旦夕了,哪裡還有什麼相可看哪!”馬周一聽大驚失色,問有什麼辦法可以消災免死,袁天罡說:“你可以從這裡一直向東走,會看見一個騎牛的老人。你不要和他說話,跟著他走就行,這樣你的病就可以免除了。”

馬周按照袁天罡的話,沒出城門,果然看見一個騎牛的老頭出城,就默默地跟在後面。出城順著村路走,登上一座大山。馬周跟著老人爬上山頂後,老人看見了馬周,就下了牛坐在樹下,然後說:“太上老君命你下凡輔佐皇室,可是你卻成了個酒鬼,混到飢寒交迫的地步。現在你的五臟之神已散,正氣消盡,已經死在眼前,你還不好好反省悔改嗎?”馬周仍然發懵,不知老人說的什麼意思。老人接著點化他說:“你本來是天上素靈宮的仙官,現在,華山的仙王派人召你去。”說罷就領他進了一座宮城,進了好幾道宮門,來到大殿前,只見侍衛排列了很多,警戒森嚴,好像是王宮。老人領他到了大殿的門簾前,有一個官員宣讀王命,責備馬周有辱使命,讓他返回原來的司署,反省自己的錯誤。老人和其他幾名使者就把馬周送到王宮東面一個另外的院子裡。來到一座宏偉的房屋前,見門上寫著自己的名字。馬周用鑰匙打開門鎖進了屋子,看見屋裡的陳設家具和床榻枕席都像是自己近時用過的,想了半天,仍不明白是怎麼回事。這時突然來了五個人,穿著東、西、南、北、中五方顏色的衣服,一個個身材魁偉。他們對馬周說:“我們就是你的‘五臟之神’。你在人世上沉迷於飲酒到處遊蕩,玷污了你的身子,所以我們就離開你到天宮來了。請你現在閉上眼睛,我們就可以再回到你的五臟中了。”馬周閉上眼睛,立刻覺得心神清爽,大徹大悟,並記起了二十多年以來的事,就像十天前的事一樣。於是他鎖上了自己的屋子,再次來到仙王的大殿,叩頭謝罪,並向仙王稟報了自己原來的使命,要求再次到人間去。馬周又從天界來到長安。

第二天馬周又去拜見袁天罡。袁天罡驚奇地說:“你遇到什麼了?你的病已經好了!從現在起,六十天後你將會一天之內晉升多次官職,一百天後你將當上丞相,希望你要珍重自愛啊!”果然,貞觀(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年間,唐太宗下詔命文武百官貢獻治國的良策,馬周所獻的國策超過了所有的大臣,當天就任命他為拾遺、監察御史(掌察劾百官、巡視州縣、祭祀、監軍的官)和裡行官(散官的一種,類似清代宮中的“軍機處行走”)等三個重要官職。從此馬周多次得到重要的任命,並當了好幾年中書令(即宰相)。有一天,一群神仙降臨到馬周家,對他說:“你輔佐大唐有功,已完成了上天給你的使命,現在可以告退了,東皇太乙命你立刻回天宮,不要在人間停留了。”第二天,馬周沒生病就突然死了。皇帝追賞他“忠公”的封號。馬周在人間功業卓著,他輔佐皇帝治理國家,弘揚正直的官風,國史中已有傳記,這裡就不詳細記敘了。

魏徵進諫

歷史故事:魏徵進諫

魏徵進諫,凡是他認為正確的意見,必定當面直諫,堅持到底,決不背後議論,這是他的可貴之處。有一次,唐太宗對長孫無忌說:「魏徵每次向我進諫時,只要我沒接受他的意見,他總是不答應,不知是何緣故?」未等長孫無忌答話,魏徵接過話頭說:「陛下做事不對,我才進諫。如果陛下不聽我的勸告,我又立即順從陛下的意見,那就只有依照陛下的旨意行事,豈不違背了我進諫的初衷了嗎?」

太宗說:「你當時應承一下,顧全我的體面,退朝之後,再單獨向我進諫,難道不行嗎?」魏徵解釋道:「從前,舜告誡群臣,不要當面順從我,背後又另講一套,這不是臣下忠君的表現,而是陽奉陰違的奸佞行為。對於您的看法,微臣不敢苟同。」太宗非常讚賞魏徵的意見。

在國家大政方針上,尤其是大亂之後撥亂反正,魏徵主張宜快不宜慢,宜急不宜緩。唐太宗即位之時百廢待興。一天,他問魏徵:「賢明的君主治理好國家需要百年的功夫吧?」魏徵不同意太宗的想法,他說:「聖明的人治理國家,就像聲音立刻就有回音一樣,一年之內就可見到效果,二年見效就太晚了,怎麼要等百年才能治理好呢?」尚書僕射封德彝嘲笑魏徵的看法,魏徵說:「大亂之後治理國家,就像餓極了的人要吃東西一樣,來得更快。行帝道則帝,行王道則王,事在人為,而不是人民是否可以教化。」太宗聽從了魏徵的意見,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只過了三、兩年,唐朝就出現了貞觀之治的局面。

魏徵主張取信於民,不要朝令夕改,讓人無所適從。唐朝原定十八歲的男子才能參加徵兵服役。一次,為了多徵兵鞏固邊境,唐太宗要求十六歲以上男子全部應徵,魏徵堅決不同意。他說:「涸澤而漁,焚林而獵,是殺雞取卵的做法。兵不在多而在精,何必為了充數把不夠年齡的人也弄來呢?況且這也是失信於民。」唐太宗問自己是否有失信於民的事,魏徵舉了三個例子。太宗雖然覺得言詞尖刻,難聽刺耳,但心中仍很高興,認為魏徵忠於朝廷,是以精誠之心輔佐自己以信義治國。於是便下令停止執行徵召中男入伍。同時獎賞魏徵金甕一口,以資鼓勵。

在個人享樂方面,魏徵經常犯顏直諫。有一次,唐太宗想去南山打獵,車馬都準備好了,最後還是沒敢去。魏徵問他為甚麼沒有出去,太宗說:「我起初是想去打獵,可又怕你責備,就不敢出去了。」還又一次,唐太宗從長安去洛陽,因為當地供應的東西不好,唐太宗很生氣。魏徵對太宗說:「隋煬帝就是因為無限制的追求享樂而滅亡的。現在因為供應不好就發脾氣,以後必然上行下效,各地方拚命供奉陛下,以求陛下滿意。供應是有限的,人的奢侈慾望是無限的,如此下去,隋朝的悲劇又該重演了。」太宗聽了這番話肅然心驚,以後很注意節儉。

對於唐太宗的品德修養,魏徵也很重視。他直言不諱的對太宗說:「居人上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他還引用荀子的話告誡太宗:君主似舟,人民似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對唐太宗震動很大,他一直牢記在心。一次,太宗問魏徵怎樣做一個明君而不要做一個暗君,魏徵就講了隋朝虞世基的故事。虞世基專門投隋煬帝所好,專說順話,不講逆耳之言;專報喜,不報憂,結果隋朝滅亡。由此魏徵得出了一個著名的結論,即「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魏徵和唐太宗相處十七年,一個以直言進諫著稱,一個以虛懷納諫出名,儘管有時爭論激烈,互不相讓,最後太宗也能按治道而納諫,這種君臣關係,在歷史上極為罕見。魏徵去世後,唐太宗極為思念,感慨的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貞觀政要.論任賢》)這恐怕是歷代大臣中所享受的最大的哀榮了。魏徵成為唐太宗預防自己犯過的一面明鏡,這充分體現了魏徵在唐太宗治理國家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唐太宗和魏徵

唐太宗和魏徵

唐太宗和魏徵是一對歷史上有名的君臣,他們之間的一些趣聞。魏徵對於太宗的各種諫言,史書中多有記載,這裏只談一些他們之間的小故事。

說到他們兩人,就不能不提到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貞觀盛世”。太宗即位時才二十九歲,改年號為“貞觀”,這就是貞觀治世的開始。太宗在政治上,建立了良好的決策和諫諍制度,在人事方面,以選拔賢能之士為本。太宗要求自己是個聖君,同時也要求臣下為賢臣。而最難得的是,君臣雙方對於這個偉大的抱負,都能貫徹始終,而且互相鼓勵,惟恐無法達成。

太宗和羣臣經常在一起討論各種問題,形成共識,所以貫徹的力量非常強大。“貞觀四年”時,整個國家就已經進入“貞觀之治”的盛世了。“貞觀”一朝人才濟濟,名臣如雲,而其中以“諫諍”聞名的就數魏徵了。魏徵輔佐太宗十七年,史書稱他:“有志膽,每犯顏進諫,雖逢帝甚怒,神色不徙,而天子亦為之霽威。”就是形容他對太宗進諫時的模樣,雖然太宗天威震怒,他還是神色堅定,毫無懼色,而太宗也能漸漸的息怒,聆聽諫言。他們兩人,一個從善如流,一個直言敢諫,君臣之間,在歷史上留下了千古的佳話,有許多的事績,一直到今天仍令後人傳誦不已。

魏徵對於太宗,不管是公事還是私事,只要他認為不恰當的地方,都會馬上提出糾正。太宗非常喜歡打獵,也非常喜歡玩一種叫做“鷂鷹”的鳥。為了這個嗜好,他還特地成立了一個“鷂坊”,派專人飼養著大批的鷂鷹。有一次太宗帶鷂鷹出去玩時,就嘆息著說:“唉!玩鷂鷹的時間怎麼過得那麼快,總沒個夠!”可見他沉迷之深了。

一天,太宗得到了一隻小鷂鷹,非常喜歡,正放在手上逗著玩兒呢,忽然看見魏徵走過來了,便趕快把小鷂鷹藏入懷中坐好。可是魏徵遠遠的早就看見了,於是就故意把話題拉長,講個沒完。好不容易等魏徵走後,太宗急忙把懷中的小鷹取出,一看,哎呀!小鷹早已悶死了!經過了這件事後,太宗終身都不再玩鷂鷹了!

還有一次,太宗要去終南山打獵,這事兒被魏徵知道後,就跑到宮門口去等候,想要勸阻太宗。可是等了半天,都沒見太宗出來。不得已只好跑到宮裏看看,只見太宗全副獵裝端坐在那裏,可是又不像要出門的樣子。魏徵只好硬著頭皮上前問道:“聽說陛下要去終南山打獵,怎麼還沒去呢?”太宗笑著說:“我本來是要去打獵的啊!但我想你一定會來勸阻我的,所以我決定不去了,你放心的回家吧!”於是魏徵就笑瞇瞇的叩拜出宮去了。

太宗即位以後,勵精圖治。曾多次請魏徵到臥室,商量政事,請教得失。魏徵有見識才略,個性忠直,又碰到明君,所以更加知無不言。而太宗也十分信任魏徵,對於他的意見,無不欣然採納。但是這種治國雅量,也是需要反覆磨練,才能成熟的。有一次太宗退朝回宮後,盛怒未息,對長孫皇后說:“遲早我要殺了這個鄉巴佬!”皇后急忙問道:“陛下要殺誰呀?”“魏徵總是當面侮辱我,不給我留情面!”皇后聽完後,立刻換了禮服出來向太宗道賀說:“君明則臣直。魏徵忠直,敢於犯顏直諫,正說明你的聖明大度,真是可喜可賀啊!”太宗聽完後,怒氣漸消。想起魏徵的為人處世,內心油然生起了無限的敬意。所以太宗曾說:“人言魏徵舉動疏慢,我但見嫵媚耳。”就是說,人家都說魏徵舉止粗魯,我看這正是他嫵媚可愛的地方啊!

魏徵端正嚴肅,不拘言笑,太宗其實也很喜歡去開開他的玩笑,逗一逗他。有一次太宗聽說他喜歡吃“醋芹”--就是一種用醋浸泡的芹菜。於是就賜宴魏徵,席中也準備了醋芹。果然魏徵一看到醋芹就喜形於色,兩三下就吃光了。太宗看了就笑嘻嘻對他說:“你說你沒有嗜好,可我今天看見了矣!”魏徵面對著太宗的調侃,拜謝道:如果君主沒有什麼作為,只想探索這些無聊小事,那我們做為臣子的,也只好就喜歡“吃醋芹”這種平凡的事了。魏徵的態度恭謹而語鋒敏銳,既是回答也是進諫,他希望天子要有大作為,這樣臣下也才能勵精圖治啊!太宗聽後沉默了許久,望著天再三嘆息著。因為他在話裏聽到了更多的期望與鼓勵,而感動不已啊!

魏徵看到該說的就說,從不畏懼。他的膽識和卓見,為“貞觀之治”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魏徵病逝時,太宗親臨痛哭,並罷朝舉哀五日,後來太宗臨朝時流著淚對羣臣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當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朕遂亡一鏡矣!”

“貞觀”一朝,人才輩出,大放光彩。尤其是“宰相團”陣容堅強,幾乎個個都是歷史上的名相。而大唐良相魏徵,更被後人譽為“千秋金鑑”。上天的安排,風雲際會,好像把人才都集中到這二、三十年間了,太宗與羣臣們聚集在一起,共同譜就了這波瀾壯闊、泱泱大風的“貞觀盛世”,留下千秋佳話。

魏徵


魏徵 (580 - 643 )

魏徵(580-643)字玄成,館陶(今屬河北)人,從小喪失父母,家境貧寒,但喜愛讀書,不理家業,曾出家當過道士。隋大業末年,魏徵被隋武陽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東北)丞元寶藏任為書記。元寶藏舉郡歸降李密後,他又被李密任為元帥府文學參軍,專掌文書卷宗。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敗後,魏徵隨其入關降唐,但久不見用。次年,魏徵自請安撫河北,詔准後,乘驛馳至黎陽(今河南浚縣),勸崳李密的黎陽守將徐世勣歸降唐朝。不久,竇建德攻佔黎陽,魏徵被俘。竇建德失敗後,魏徵又回到長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為東宮僚屬。魏徵看到太子與秦王李世民的衝突日益加深,多次勸建成要先發制人,及早動手。

  玄武門之變以後,李世民由於早就器重他的膽識才能,非但沒有怪罪於他,而且還把他任為諫官之職,並經常引入內廷,詢問政事得失。魏徵喜逢知己之主,竭誠輔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據理抗爭,從不委曲求全。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徵問道:「何謂明君、闇君?」魏徵回答說:「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君之所以闇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宮,不見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趙高,直到天下大亂以後,自己還被蒙在鼓裏;隋煬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縣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對這番話深表贊同。

  貞觀元年(837),魏徵被陞任尚書左丞。這時,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親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溫彥博調查此事。結果,查無證據,純屬誣告。但唐太宗仍派人轉告魏徵說:「今後要遠避嫌疑,不要再惹出這樣的麻煩。」魏徵當即面奏說:「我聽說君臣之間,相互協助,義同一體。如果不講秉公辦事,只講遠避嫌疑,那麼國家興亡,或未可知。」並請求太宗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太宗詢問忠臣和良臣有何區別,魏徵答道:「使自己身獲美名,使君主成為明君,子孫相繼,福祿無疆,是為良臣;使自己身受殺戮,使君主淪為暴君,家國並喪,空有其名,是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遠。」太宗點頭稱是。

  貞觀二年(628),魏徵被授秘書監,並參掌朝政。不久,長孫皇后聽說一位姓鄭的官員有一位年僅十六七歲的女兒,才貌出眾,京城之內,絕無僅有。便告訴了太宗,請求將其納入宮中,備為嬪妃。太宗便下詔將這一女子聘為妃子。魏徵聽說這位女子已經許配陸家,便立即入宮進諫:「陛下為人父母,撫愛百姓,當憂其所憂,樂其所樂。居住在宮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著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無飢寒之患;嬪妃滿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歡。現在鄭民之女,早已許配陸家,陛下未加詳細查問,便將她納入宮中,如果傳聞出去,難道是為民父母的道理嗎?」太宗聽後大驚,當即深表內疚,並決定收回成命。但房玄齡等人卻認為鄭氏許人之事,子虛烏有,堅持詔令有效。陸家也派人遞上表章,聲明以前雖有資財往來,並無訂親之事。這時、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來魏徵詢問。魏徵直截了當地說:「陸家其所以否認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後藉此加害於他。其中緣故十分清楚。不足為怪。」太宗這才恍然大悟,便堅決地收回了詔令。

  由於魏徵能夠犯顏直諫,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際,他也敢面折廷爭,從不退讓,所以,唐太宗有時對他也會產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嶺山中打獵取樂,行裝都已準備停當,但卻遲遲未能成行。後來,魏徵問及此事,太宗笑著答道:「當初確有這個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進諫,所以很快又打消了這個念頭。」還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隻上好的鷂鷹,把牠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當他看見魏徵遠遠地向他走來時,便趕緊把鳥藏在懷中。魏徵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鷂子悶死在懷中。

  貞觀六年,群臣都請求太宗去泰山封禪。藉以炫耀功德和國家富強,只有魏徵表示反對。唐太宗覺得奇怪,便向魏徵問道:「你不主張進行封禪,是不是認為我的功勞不高、德行不尊、中國未安、四夷末服、年穀未豐、祥瑞末至嗎?」魏徵回答說:「陛下雖有以上六德,但自從隋末天下大亂以來,直到現在,戶口並未恢復,倉庫尚為空虛,而車駕東巡,千騎萬乘,耗費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況且陛下封禪,必然萬國咸集,遠夷君長也要扈從。而如今中原一帶,人煙稀少,灌木叢生,萬國使者和遠夷君長看到中國如此虛弱,豈不產生輕視之心?如果賞賜不周,就不會滿足這些遠人的欲望;免除賦役,也遠遠不能報償百姓的破費。如此僅圖虛名而受實害的事,陛下為甚麼要幹呢?」不久,正逢中原數州暴發了洪水,封禪之事從此停止。

  貞觀七年(633),魏徵代王珪為侍中。同年底,中牟縣丞皇甫德參向太宗上書說:「修建洛陽宮,勞弊百姓;收取地租,數量太多;婦女喜梳高髻,宮中所化。」太宗接書大怒,對宰相們說:「德參想讓國家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無髮,才符合他的心意。」想治皇甫德參誹謗之罪。魏徵諫道:「自古上書不偏激,不能觸動人主之心。所謂狂夫之言,聖人擇善而從。請陛下想想這個道理。」最後還強調說:「陛下最近不愛聽直言,雖勉強包涵,已不像從前那樣豁達自然。」唐太宗覺得魏徵說得入情入理,便轉怒為喜,不但沒有對皇甫德參治罪,還把他提陞為監察御史。

  貞觀十年(636),魏徵奉命主持編寫的《隋書》、《周書》、《梁書》、《陝書》、《齊書》(時稱五代史)等,歷時七年,至此完稿。其中《隋書》的序論、《梁書》、《陳書》和《齊書》的總論都是魏徵所撰,時稱良史。同年六月,魏徵因患眼疾,請求解除侍中之職。唐太宗雖將其任為特進這一散職,但仍讓其主管門下省事務,其俸祿、賞賜等一切待遇都與侍中完全相同。

  貞觀十二年(638),魏徵看到唐太宗逐漸怠惰,懶於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漸不克終疏》,列舉了唐太宗執政初到當前為政態度的十個變化。他還向太宗上了「十思」,即「見可欲則思知足,將興繕則思知止,處高危則思謙降,臨滿盈則思挹損,遇逸樂則思撙節,在宴安則思後患,防擁蔽則思延納,疾讒邪則思正己,行爵賞則思因喜而僭,施刑罰則思因怒而濫」。

  貞觀十六年(642),魏徵染病臥床,唐太宗所遣探視的中使道路相望。魏徵一生節儉,家無正寢,唐太宗立即下令把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為魏徵營構大屋。不久,魏徵病逝家中。太宗親臨弔唁,痛哭失聲,並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

字輔機,唐代洛陽人,生卒年不詳。博涉書史,雅有武略。輔佐太宗平定天下,
累封趙國公。高宗初年,以諫立武昭儀為皇后,削爵流黔州,後被逼投繯而死。
曾奉敕撰唐律疏義、考古律源流。

新曲二首
儂阿家住朝歌下,早傳名。結伴來遊淇水上,舊長情。
玉珮金鈿隨步遠,雲羅霧縠逐風輕。轉目機心懸自許,何須更待聽琴聲。

回雪凌波遊洛浦,遇陳王。婉約娉婷工語笑,侍蘭房。
芙蓉綺帳還開掩,翡翠珠被爛齊光。長願今宵奉顏色,不愛吹簫逐鳳凰。

灞橋待李將軍
颯颯風葉下,遙遙煙景昏。霸陵無醉尉,誰滯李將軍。

杜如晦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中國陝西西安市長安區)人,唐朝初期大臣。他是李世民奪取政權、開創貞觀之治中的主要謀臣之一,深受李世民的重用。

生平

其祖父杜果官至隋朝工部尚書,其父杜吒為隋朝昌州長史。杜如晦自少聰悟,好談文史,是個典型的彬彬書生。秦王李世民平定京城時,引為秦王府兵曹參軍。當時的太子李建成對杜如晦非常忌晦,他對齊王李元吉說:「秦王府中可憚之人,惟杜如晦與房玄齡耳。」被外調出秦王府。

玄武門之變后,被拜為兵部尚書,進封蔡國公。與房玄齡共掌朝政,史有「房謀杜斷」之稱[1]。貞觀四年病重而死,年僅四十六。贈司空,徙封萊國公,諡曰成。

家庭



* 杜楚客



* 杜構,承襲爵位,官至刺史。後因弟弟的牽連而被流放嶺南,死於邊野。
* 杜荷,娶城陽公主,捲入皇太子李承乾案被處決。

房玄齡

房玄齡(579年-648年),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今山東淄博)人,房彥謙之子。唐朝初年名相。

房玄齡18歲時本州舉進士,授羽騎尉。房玄齡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為秦王參謀划策,典管書記,是秦王得力的謀士之一。唐武德九年(626年),他參與玄武門之變,與杜如晦、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並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齡為中書令;貞觀三年(629年)二月為尚書左僕射;貞觀十一年(656年)封梁國公;貞觀十六年(642年)七月進位司空,仍綜理朝政。貞觀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齡病逝。

唐高宗永徽三年,玄齡次子遺愛與其妻高陽公主被指謀反,遺愛被處死,公主賜自盡,諸子被發配流放到嶺表。玄齡嗣子遺直也被連累,被貶為銅陵尉。

因房玄齡善謀但有些優柔寡斷,而杜如晦處事果斷不善謀略,因此人稱「房謀杜斷」。後世以他和杜如晦為良相的典範,合稱「房、杜」。

籍貫

值得一提的是,有人認為房玄齡是今天淄博人,其根據就在於《唐書》中房玄齡是「齊州臨淄人」的記載。這是一種誤解,查看隋唐時期地圖可以發現,「齊州」並非齊國,當時的「齊州」就是今天的濟南所在地。隋朝末期,濟南曾一度改稱臨淄郡,所以《唐書》說他是「齊州臨淄人」。另外,《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房玄齡的祖先「隨慕容德南遷,因居濟南。」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房玄齡確是濟南人,而非淄博人。



* 房遺直
* 房遺愛
* 房遺則

著作

房玄齡監修了國史《晉書》。

其它

* 成龍自稱為房玄齡後人。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長孫無忌 | 李孝恭 | 杜如晦 | 魏徵 | 房喬 | 高儉 | 尉遲恭 | 李靖
蕭瑀 | 段志玄 | 劉弘基 | 屈突通 | 殷嶠 | 柴紹 | 長孫順德 | 張亮
侯君集 | 張公謹 | 程知節 | 虞世南 | 劉政會 | 唐儉 | 李世勣 | 秦瓊

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是中國唐朝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公元626年7月2日)由當時的秦王、唐高祖李淵的次子李世民在大唐帝國的首都長安城(今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省會西安市)大內皇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的一次流血政變,結果李世民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當時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當時的齊王李元吉),得立為新任皇太子,並繼承皇帝位,是為唐太宗。

起因

概述

據諸正史記載,617年,李淵在太原起兵並很快佔領隋朝首都大興城(唐朝建立以後改名長安城),立隋恭帝為傀儡皇帝,這一切都是次子李世民的計謀。高祖曾對世民說:「如果事業成功,那麼天下都是你帶來的,該立你為皇太子。」李世民拜謝並推辭。待到高祖被隋恭帝封為唐王,將領們也請求以世民為世子,高祖準備立他,世民堅決推辭才作罷,改立長李建成為世子。618年,隋煬帝被殺之後,李淵逼隋恭帝禪位,建立唐朝,改元武德,是為唐高祖,便以世子建成為太子,而以世民為秦王。太子建成性情鬆緩惰慢,喜歡飲酒,貪戀女色,愛打獵;高祖第四子、齊王李元吉,常有過錯;二人均不受高祖寵愛。世民功勛名望日增,高祖常常有意讓他取代建成為太子,建成心中不安,於是與元吉共同謀划,並答應元吉在自己即位以後,立他為皇太弟,所以元吉倒向大哥建成,為建成盡死效力,他們各自交結建立自己的黨羽,組成太子黨,一起排擠世民[2]。秦王世民一方也不甘示弱,隨着世民在外屢立戰功,威望日高,高祖先後封他為司徒(三公之一)、尚書令(相當於宰相)、中書令(亦相當於宰相),乃至無可再封時,便創造了史無前例的天策上將之職授予他,位在諸王之上,在朝中的地位僅次於高祖和太子建成,且擁有眾多支持者;秦王府內人才濟濟,與秦王的支持者們一起形成了秦王黨,與太子黨相抗衡。而高祖李淵的優柔寡斷,也使朝中政令相互衝突,加速了諸子的兵戎相見。不過現在很多歷史學家懷疑高祖欲傳位世民、建成謀害世民等傳聞可能是李世民掌權后製造出來的,為的是使自己的政變和即位合法化。

二子爭儲

高祖晚年寵幸的嬪妃很多,生了近二十位小皇子,他們的母親爭相交結各位年長的皇子來鞏固自己的地位。建成和元吉都曲意侍奉各位妃嬪,奉承獻媚、賄賂、饋贈,無所不用,以求得皇上的寵愛。也有人說他們與張婕妤、尹德妃私通亂倫,宮禁幽深神秘,此事無從證實。當時,太子東宮、各王公、妃主之家以及後宮妃嬪的親屬,在長安橫行霸道,為非作歹,而主管部門卻不敢追究。世民住在承乾殿,元吉住在武德殿後院,他們的住處與皇帝寢宮、太子東宮之間日夜通行,不再有所限制。太子與秦、齊二王出入皇帝寢宮,均乘馬、攜帶刀弓雜物,彼此相遇只按家人行禮。太子所下達的令,秦、齊二王所下達的教和皇帝的詔敕並行,有關部門不知該聽哪個的命令,只有按照收到的先後為準。唯有世民不去討好諸位妃嬪,所以嬪妃們很生氣,爭相稱讚建成、元吉而詆毀世民。

世民平定盤踞在洛陽的王世充以後,高祖讓貴妃等幾人到洛陽挑選隋朝宮女和收取倉庫里的珍寶。貴妃等人私下向世民索要寶物併為自己的親戚求官,世民回答道:「寶物都已經登記在冊上報朝廷了,官位應當授予賢德有才能和有功勞的人。」沒有答應她們的任何要求,因此妃嬪們更加恨他。世民因為淮安王李神通有功,撥給他幾十頃田地。張婕妤的父親通過張婕妤向高祖請求要這些田,高祖手寫敕令將這些田賜給他,李神通因為秦王的教令在先,不讓田。張婕妤向高祖告狀道:「皇上敕賜給我父親的田地,被秦王奪去了給了李神通。」高祖因此發怒,責備李世民說:「難道我的手敕不如你的教令嗎?」過了些天,高祖對左僕射裴寂說:「這孩子長期在外掌握軍隊,受書生們教唆,已經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兒子了。」尹德妃的父親尹阿鼠驕橫跋扈,秦王府的官員杜如晦經過他的門前,尹阿鼠的幾名家童把杜如晦拽下馬,揍了他一頓並打斷了他一根手指,說道:「你是什麼人,膽敢過我的門前不下馬!」尹阿鼠怕世民告訴皇上,先讓尹德妃對皇上說:「秦王的親信欺侮我家人。」高祖又生氣地責備世民說:「我的妃嬪家都受你身邊的人欺凌,何況是小老百姓!」世民反覆為自己辯解,但高祖始終不相信他。

世民每次在宮中侍奉高祖宴飲,面對諸位妃嬪,想起母親太穆皇后死得早,沒能看到高祖擁有天下,有時不免嘆氣流淚,高祖看到后很不高興。各位妃嬪趁機暗中一同詆毀世民道:「天下幸好平安無事,陛下年壽已高,只適合娛樂娛樂,而秦王總是一個人流淚,這實際上是憎恨我們,陛下作古后,我們母子必定不為秦王所容,會被殺得一個不留!」因此相互對着流淚,並且說:「皇太子仁愛孝順,陛下將我們母子托付給太子,必然能獲得保全。」高祖也為此很傷心。從此高祖打消了改立太子的念頭,對世民逐漸疏遠,而對建成、元吉卻日益親密了。

太子中允王珪、太子洗馬魏徵勸說太子道:「秦王功蓋天下,內外歸心;而殿下不過是因為年長才被立為太子,沒有大功可以鎮服天下。現在劉黑闥的兵力分散逃亡之後,剩下不足一萬人,又缺乏糧食物資,如果用大軍進逼,勢如摧枯拉朽,殿下應當親自去攻打以獲得功勞名望,趁機結交山東的豪傑,也許就可以保住自己的地位了。」太子於是向高祖請求帶兵出征,高祖答應了。武德五年十一月初七甲申日(622年12月14日),高祖下詔命太子李建成帶兵討伐劉黑闥,陝東道大行台及山東道行軍元帥、黃河以南、以北各州均受建成處置,他有權隨機行事。

齊王元吉勸說太子建成趁早除去秦王世民,他說:「我自當替哥哥親手將他殺掉!」世民隨從高祖前往元吉的府第,元吉命令護軍宇文寶埋伏在寢室里,準備刺殺世民。建成生性頗為仁愛寬厚,連忙制止了他。元吉惱怒地說:「我這是為哥哥着想,對我自己有什麼好處!」

建成擅自召募長安及各地的驍勇之士兩千多人,充當東宮衛士,讓他們分別在東宮左右長林門駐紮下來,號稱長林兵。建成還暗中讓右虞候率可達志,從燕王李藝那裡調集來幽州驍勇精銳的騎兵三百人,將他們安置在東宮東面的各個坊市中,準備用他們來補充在東宮擔任警衛的低級軍官,結果被人告發。高祖召見建成,把他責備了一番,將可達志流放到巂州。

慶州都督楊文幹曾經在東宮擔任警衛,建成親近並厚待他,私下裡讓他募集勇士,送往長安。高祖準備前往仁智宮,命令建成留守京城,世民與元吉一起隨行。建成讓元吉乘機圖謀世民,他說:「關係到我們安危的大計,就決定在今年了!」建成又指使郎將爾朱煥和校尉橋公山將盔甲贈給楊文幹。兩人來到豳州的時候,上報發生變故,告發太子指使楊文幹起兵,讓他與自己內外呼應。還有一位寧州人杜風舉也前往仁智宮講了這一情形。高祖大怒,借口有別的事情,以親筆詔書傳召建成,讓他前往仁智宮。建成心中害怕,不敢前去。太子舍人徐師謨勸他佔據京城,發兵起事;詹事主簿趙弘智勸他免去太子的車駕章服,屏除隨從人員,到高祖那裡去承認罪責。

武德七年六月廿四壬戌日(624年7月14日),建成決定前往仁智宮。還沒有走完六十里的路程,建成便將所屬官員,全部留在北魏毛鴻賓遺留下來的堡柵中,帶領十多個人騎馬前去進見高祖,向父皇伏地叩頭,承認罪責,身體猛然用力,自己摔了出去,幾乎暈死過去。高祖的怒氣仍然沒有消除。當天夜裡,高祖將他囚禁在帳篷里,給他麥飯充饑,讓殿中監陳福看守着他,派遣司農卿宇文穎速去傳召楊文幹。宇文穎來到慶州,將情況告訴了楊文幹。於是,楊文幹起兵造反。高祖派遣左武衛將軍錢九隴和靈州都督楊師道攻擊楊文幹。

六月廿六甲子日(7月16日),高祖傳召秦王世民商量此事。世民說:「楊文幹這小子竟敢做這種狂妄叛逆的勾當,想來他幕府的僚屬應當已經將他擒獲並殺掉了。如果不是這樣,就應當派遣一員將領去討伐他。」高祖說:「不能這樣。楊文幹的事情關連着建成,恐怕響應他的人為數眾多。你最好親自前往,回來以後,我便將你立為太子。我不願意效法隋文帝去誅殺自己的兒子,屆時就把建成降為蜀王。蜀中兵力薄弱,如果以後他能夠事奉你,你應該保全他的性命;如果他不肯事奉你,你要捉拿他也容易啊。」

高祖因為仁智宮建造在山中,擔心盜兵突然發難,便連夜率領擔任警衛的軍隊從南面開出山來。走了數十里地的時候,太子東宮所屬的官員相繼到來,高祖讓大家一概以三十人為一隊,分派軍隊包圍、看守着他們。第二天,高祖才又返回仁智宮。

世民出發以後,元吉與嬪妃輪番替李建成求情,封德彝又在外朝設法解救建成。於是,高祖改變了初衷,又讓建成回京城留守。高祖只以他致使兄弟關係不和睦的過錯而責備他,將罪責推給了太子中允王珪、左衛率韋挺和天策上將府兵曹參軍杜淹,將他們一併流放到了巂州。當初,洛陽平定以後,杜淹長時間沒有得到升遷,打算謀求事奉建成。房玄齡認為杜淹狡詐的招數很多,擔心他會教唆引導建成,越發對世民不利,便向李世民進言,將杜淹推薦到天策上將府任職。

七月初一己巳日(7月21日),楊文幹攻陷寧州,驅趕劫掠官吏與百姓出城,佔據了百家堡。秦王世民的軍隊來到寧州以後,楊文幹的黨羽便全部潰散。七月初五癸酉日(7月25日),楊文幹被自己的部下殺死,他的頭顱被傳送到京城。李世民捉獲了宇文穎,將他殺掉。

建成進讒

有人勸高祖說:「突厥之所以屢次侵犯關中地區,是由於我們的人口與財富都集中在長安的緣故。如果燒毀長安,不在這裡定都,那麼胡人的侵犯便會自然平息下來了。」高祖認為有道理,便派遣中書侍郎宇文士及越過終南山,來到樊州、鄧州一帶,巡視可以居留的地方,準備遷都到那裡去。太子建成、齊王元吉和裴寂都贊成這一策略,蕭瑀等人雖然知道不應當如此,卻不敢諫阻。秦王世民挺身而出,勸諫道:「北方少數民族為禍中原的情況自古就有。陛下憑着聖明英武,創建新王朝,安定中夏,擁有百萬精兵,所向無敵,怎麼能因有胡人攪擾邊境,便連忙遷都來躲避他們,使舉國臣民感到羞辱,讓後世來譏笑呢?那霍去病不過是漢朝的一員將領,尚且決心消滅匈奴,何況兒臣還愧居藩王之位呢!希望陛下給我幾年時間,請讓我把繩索套在頡利的脖子上,將他逮到宮闕之下。如果到時候不成功,再遷都也為時不晚。」高祖說:「說得好。」建成卻說:「當年樊噲打算率領十萬兵馬在匈奴人中間縱橫馳騁,(結果失敗了,)秦王的話該不會是和樊噲的相似吧!」世民說:「面對的情況各有區別,用兵的方法也不相同。樊噲那小子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呢!不超過十年,我肯定能夠將漠北地區平定下來,並不是憑空妄言啊!」於是,高祖不再遷都。李建成與嬪妃因而共同誣陷李世民說:「雖然突厥屢次在邊疆上為禍,但只要他們得到財物就會撤退。秦王假托抵禦突厥的名義,實際上是打算總攬兵權,成就他篡奪帝位的陰謀罷了!」

高祖在京城南面設場圍獵,太子建成、秦王世民和齊王元吉都隨同前往,高祖命令三個兒子騎馬射獵,角逐勝負。建成有一匹胡馬,膘肥體壯,但是喜歡尥蹶子,建成將這匹胡馬交給世民說:「這匹馬跑得很快,能夠越過幾丈寬的澗水。二弟善於騎馬,騎上它試一試吧。」世民騎着這匹胡馬追逐野鹿,胡馬忽然尥起后蹶,世民躍身而起,跳到數步以外站穩,胡馬站起來以後,世民再次騎到馬身上,這樣的情況連續發生了三次。世民回過頭來對宇文士及說:「他打算借助這匹胡馬害我,但人的生死自有命運決定,就憑他們能夠傷害到我嗎?」建成聽到此言,乘機教唆與他偷情的嬪妃在高祖耳邊誣陷世民:「秦王自稱:上天授命于我,正要讓我去做天下的主宰,怎麼會白白死去呢!」高祖大怒,先將建成、元吉二人召來,然後又把世民召來,責備他道:「誰是天子,上天自然會授命于他,不是人的智力所能夠謀求的。你謀求帝位之心怎麼這般急切呢!」世民摘去王冠,伏地叩頭,請求將自己交付執法部門查訊證實自己沒有說過這種悖逆之話,高祖仍然怒氣不息。適逢有關部門奏稱突厥前來侵擾,高祖這才改變了生氣的面容,轉而勸勉世民,讓他戴上王冠,系好腰帶,與他商議對付突厥的辦法。

武德七年閏七月廿一己未日(624年9月9日),高祖頒布詔書命令世民與元吉率領兵馬由豳州出發抵禦突厥,在蘭池為他們餞行。每當發生敵情,高祖總是命令世民前去討伐敵人,但在戰事平息以後,高祖對世民的猜疑卻越發加重了。

秦王避禍,太子下毒

秦王世民與太子建成、齊王元吉結下嫌隙以後,認為洛陽地勢優越便利,擔心總有一天會發生變故,打算離開京城保守此地,所以就讓行台工部尚書溫大雅鎮守洛陽,派秦王府車騎將軍張亮率領親信王保等一千多人前往洛陽,暗中結交崤山以東的豪傑,等待事態變化,拿出大量的金銀絲帛,任憑他們使用。元吉告發張亮圖謀不軌,張亮被交付法官考察驗證。張亮從始至終一言不發,朝廷便釋放了他,讓他返回洛陽。

建成在夜間召來世民,與他飲酒,暗中在酒中下毒害他。世民突然心痛,吐血數升,淮安王李神通攙扶着他返回西宮。高祖來到西宮,詢問世民的病情,敕令建成:「秦王向來不善於飲酒,從今以後,你不能夠再與他在夜間飲酒。」高祖因而對世民說:「首先提出反隋的謀略,消滅敵讎,平定海內,都是你的功勞。我本打算立你為太子,你卻堅決推辭。而且,建成年紀最大,被立為太子已經很長時間了,我也不忍心奪去他的太子之位啊。我看你們兄弟似乎難以相容,一起住在京城裡,肯定要發生紛爭,我應當派你返回行台,留居洛陽,陝州以東的廣大地區都歸你主宰。我還要讓你設置天子的旌旗,如漢朝梁孝王故事。」世民哭泣着,以不願意遠離父皇膝下為由表示推辭。高祖說:「天下都是一家,東都和西都兩地,路程很近,只要我想念你,便可動身前往,你不用煩惱悲傷。」世民準備出發的時候,建成和元吉一起商議說:「如果秦王到了洛陽,擁有了土地與軍隊,我們便再也不能控制他了。不如將他留在長安,這樣他就只是一個匹夫而已,捉住他也就容易了。」於是,他們暗中讓好幾個人以密封的奏章上奏高祖,聲稱:「秦王身邊的人們得知秦王要前往洛陽,無不歡欣雀躍。看秦王的意向,恐怕他不會再回長安了。」他們還指使高祖寵信的官員以秦王去留的得失利弊來勸說高祖,高祖便改變了主意,秦王前往洛陽的事情又半途擱置了。

建成、元吉與後宮的嬪妃日夜不停地向高祖誣陷世民,高祖信以為真,便準備懲治世民。陳叔達進諫說:「秦王為天下立下了巨大的功勞,是不能夠廢黜的。況且,他性情剛烈,倘若加以折辱貶斥,恐怕經受不住內心的憂傷憤怒,一旦染上難以預料的疾病,陛下後悔還來得及嗎!」於是,高祖才沒有處罰世民。元吉暗中請求殺掉秦王世民,高祖說:「他立下了平定天下的功勞,而他犯罪的事實並不顯著,用什麼作為借口呢?」元吉道:「秦王剛剛平定東都洛陽的時候,觀望形勢,不肯返回,散發錢財絲帛,以便樹立個人的恩德,又違背陛下的敕命,不是謀反又是什麼!只應該趕緊將他殺掉,何必擔心找不到借口!」高祖不答應。

明爭暗鬥,各逞所能

秦王府的幕僚屬官人人憂慮,個個恐懼,不知所措。行台考功郎中房玄齡對比部郎中長孫無忌說:「現在仇怨已經造成,一旦禍患暗發,豈只是秦王府不可收拾,實際上社稷的存亡都成問題。不如勸說秦王採取與周公平定管叔、蔡叔相似的行動,以便安定皇室與國家。存亡的樞機,形勢的危急,就是現在了!」無忌說:「我有這一想法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只是不敢說出口。現在你說的這一席話,正好符合我的心願。請讓我代您稟告秦王。」於是,無忌進入世民的臥室告訴了世民。世民把房玄齡召來商議此事,玄齡說:「大王功蓋天地,應當繼承皇帝的大業。現在大王擔心危機發生,正是上天在幫助大王啊。希望大王不要疑惑不定了。」於是,房玄齡與秦王府屬官杜如晦共同勸說世民誅殺建成、元吉。

建成、元吉因為秦王府擁有許多驍勇的將領,打算引誘他們為自己所用,便暗中將一車金銀器物贈送給左二副護軍尉遲恭,並且寫了一封書信招引他說:「希望得到您的屈駕眷顧,以便加深我們之間的布衣之交。」尉遲恭推辭說:「我是編蓬為戶、破瓮作窗人家的小民,遇到隋朝末年戰亂不息、百姓流亡的時局,長期淪落在抗拒朝廷的境地里,罪大惡極,死有餘辜。秦王賜給我再生的恩典,現在我又在秦王府註冊為官,只應當以死報答秦王。我沒有為殿下立過功,不敢憑空接受殿下如此豐厚的賞賜。倘若我私自與殿下交往,就是對秦王懷有二心,就是見利忘義的小人,殿下要這種人又有什麼用呢!」建成大怒,便與他斷絕了往來。尉遲恭將此事告訴了世民,世民說:「明公對我的忠心就像山嶽那樣堅實牢靠,即使他贈送給您的金子堆積到了北斗星,我知道明公的忠心還是不會動搖的。他贈給您什麼,您就接受什麼,這又有什麼值得猜疑的呢!況且,這樣做能夠了解他的陰謀,難道不是一個上好的計策嗎!否則,禍事就將降臨到您頭上了。」不久,元吉指使勇士在夜間刺殺尉遲恭,尉遲恭得知這一消息以後,將層層門戶敞開,自己安然躺着不動,刺客屢次來到他的院子,終究沒敢進屋。於是,元吉向高祖誣陷尉遲恭,把他關進奉詔命特設的監獄里審問處治,準備將他殺掉,由於世民再三請求保全他的生命,這才得以倖免。元吉又誣陷左一馬軍總管程知節,高祖將他外放為康州刺史。程知節對世民說:「大王的輔佐之臣快走光了,大王自身又怎麼能夠長久呢!我誓死不離開京城,希望大王及早將定下計策。」元吉又用金銀絲帛引誘右二護軍段志玄,段志玄不肯從命。建成對元吉說:「在秦王府有智謀才略的人物中,值得畏懼的只有房玄齡和杜如晦。」建成與元吉又向高祖誣陷他們二人,使他們遭到斥逐。

世民的心腹只剩下長孫無忌還留在秦王府中,他與他的舅舅雍州治中高士廉、右候車騎將軍三水人侯君集以及尉遲恭等人,日以繼夜地勸說世民誅殺建成和元吉,世民猶豫不決。世民向靈州大都督李靖問計,李靖推辭了;又向行軍總管李世勣問計,李世勣也推辭了。從此,世民便器重他們二人了。

前奏

秦府密謀

武德九年六月初一丁巳日(626年6月29日),太白金星在白天出現于天空正南方的午位,按照古人的看法,這是「變天」的象徵,是暴發革命或當權者更迭的前兆,代表要發生大事了。

適逢突厥郁射設帶領數萬騎兵駐紮在黃河以南,突入長城邊塞,包圍烏城,太子建成便推薦齊王元吉代替秦王世民都督各路軍馬北征以抵抗突厥入侵。高祖聽從了他的建議,命令元吉督率右武衛大將軍李藝、天紀將軍張瑾等人援救烏城。元吉乘機請求讓尉遲恭、程知節、段志玄以及秦王府右三統軍秦瓊等人與自己一同前往,檢閱並挑選秦王帳下精銳的兵士以增強自己軍隊的實力。在太子的東宮中擔任率更丞(主管計時的官員)職位的王晊,已被秦王世民收買,成為世民在東宮的眼線,他悄悄告訴世民:「太子對齊王說:『現在,你已經得到秦王驍勇的將領和精銳的士兵,擁有兵馬數萬之多了。我與秦王在昆明池為你餞行,讓勇士在帳幕里將秦王殺死,上奏父皇時就說他暴病身亡,父皇應該不會不相信。我自當讓人進言,逼父皇將國家大事交給我處理。尉遲恭等人已經落到了你的手中,應該將他們悉數坑殺,誰敢不服!』」世民將王姓官員的話告訴了長孫無忌等人,無忌等人勸李世民先發制人。世民嘆息道:「骨肉相殘,是古往今來的大罪惡。我當然知道禍事即將來臨,但我打算在禍事發生以後,再舉義討伐他們,這不也是可以的嗎!」尉遲恭說:「作為人之常情,有誰能夠捨得去死!現在大家誓死侍奉大王,這是上天所授。禍事馬上就要發生,大王卻仍舊神態自若,毫不擔憂。即使大王把自己看輕,又怎麼對得起宗廟社稷呢!如果大王不肯採用我的主張,我就準備逃身荒野草澤,不能留在大王身邊,拱手任人宰割!」無忌說:「如果大王不肯聽從尉遲恭的主張,事情肯定要失敗了。尉遲恭等人肯定不會再追隨大王,我也應當跟着他們離開大王,不能夠再事奉大王了!」世民說:「我講的意見也不能完全放棄,明公再計議一下吧。」尉遲恭說:「如今大王處理事情猶豫不定,這是不明智的;面臨危難,不能決斷,這是不果敢的。況且,大王平時畜養的八百多名勇士,凡是在外面的,現在都已經進入宮中,他們穿好盔甲,手握兵器,起事的形勢已經形成,大王怎麼能夠制止得住呢!」

世民徵求秦王府幕僚們的意見,大家都說:「齊王凶惡乖張,是終究不願意事奉自己的兄長的。近來聽說護軍薛實曾經對齊王說:『大王的名字,合起來可以成為一個唐字,大王終究是要主宰大唐社稷。』齊王歡喜地說:『只要能夠除去秦王,奪取東宮太子之位就易如反掌了。』他與太子謀划作亂還沒有成功,就已經有了奪取太子之位的心思。作亂的心思沒有滿足,又有什麼事情做不出來呢!假使這兩個人如願以償了,恐怕天下就不再歸大唐所有。以大王的賢能,捉拿這兩個人就如拾取地上的草芥一般容易,怎麼能夠為了信守匹夫的節操,而忘了國家社稷的大事呢!」世民仍然沒有決斷,大家又問道:「大王認為舜是什麼樣的人呢?」世民答道:「是聖人。」大家說:「假如舜帝在疏通水井的時候沒有躲過父親與哥哥在上面填土的毒手,便化為井中的泥土了;假如他在塗飾糧倉的時候沒有逃過父親和哥哥在下面放火的毒手,便化為糧倉上的灰燼了,怎麼還能夠讓自己恩澤遍及天下,法度流傳後世呢!所以,舜帝在遭到父親用小棒笞打的時候便忍受了,而在遭到大棍笞打的時候便逃走了,這大概是因為舜帝心裡所想的是大事啊。」世民命人算卦以卜吉凶,恰好秦王府的幕僚張公謹從外面進來,便將占卜的龜殼奪過來扔在地上,說:「占卜是為了決定疑難之事的,現在事情並無疑難,還佔卜什麼呢!如果占卜的結果是不吉利的,難道就能夠停止行動了嗎?」於是便定下了行動計劃。

世民命令長孫無忌秘密地將房玄齡等人召回,房玄齡等人不答應回秦王府,說道:「皇上敕書的旨意是不允許我們再事奉大王的。如果我們現在私下去謁見大王,肯定要因此獲罪而死,因此我們不敢接受大王的教令!」世民發怒,對尉遲恭說:「房玄齡、杜如晦難道要背叛我嗎!」他摘下佩刀交給尉遲恭道:「明公前去察看一下情況,如果他們果真沒有回來的意思,可砍下他們頭回來見我。」尉遲恭前去,與長孫無忌一起明示房玄齡等人說:「大王已經將行動的計劃決定下來了,眾位明公應該速去秦王府中共議大事。我們四個人不能在街道上同行。」於是命令房玄齡和杜如晦穿上道士的服裝,與長孫無忌一同進入秦王府,尉遲恭則經由別的道路也來到了秦王府。

秦王密奏

六月初三己未日(626年7月1日),太白金星再次在白天出現在天空正南方的午位。傅奕秘密上奏道:「金星出現在秦地的分野上,這是秦王應當擁有天下的徵兆。」高祖將傅奕的密奏給秦王世民看。於是這樣,世民乘機秘密上奏父皇,告發建成和元吉與後宮的嬪妃淫亂,而且說:「兒臣絲毫沒有對不起皇兄和皇弟,現在他們卻打算殺死兒臣,似乎是要為王世充和竇建德報仇。如今我快要含冤而死,永遠地離開父皇,魂魄歸於黃泉,如果見到王世充諸賊,實在感到羞恥!」高祖望着李世民,驚訝不已,回答道:「明天朕就審問此事,你應該及早前來參見朕。」

張婕妤暗中得知了世民密奏的大意,急忙告訴建成。建成將元吉召來商議此事,元吉說:「我們應當管好東宮和齊王府中的兵士,托稱有病不去上朝,以便觀察形勢。」建成道:「宮中的軍隊防備已很嚴密了,我與皇弟應當入朝參見,親自打聽消息。」於是二人決定先入大內皇宮逼高祖表態。不料在宮城北門玄武門執行禁衛總領常何本是太子親信,卻被世民策反,因此宮中衛隊已經倒向秦王,建成和元吉卻不知道,還以為宮中還都是自己人。

經過

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世民率領長孫無忌、尉遲恭、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節、秦瓊、段志玄、屈突通、張士貴等人入朝,並在玄武門埋下伏兵。建成、元吉二人不知底細,也一起入朝,騎馬奔向玄武門。此時,高祖已經將裴寂、蕭瑀、陳叔達、封德彝、裴矩等人召集前來,準備查驗這件事情了。

建成、元吉來到臨湖殿,察覺到了變化,立即掉轉馬頭,準備向東返回東宮和齊王府。世民跟在後面呼喚他們,元吉心虛,先張弓搭箭射向世民,但由於心急,一連兩三次都沒有將弓拉滿,箭沒有射中。世民卻搭弓射向建成,將他射死了。尉遲恭帶領騎兵七十人相繼趕到,他身邊的將士將射中元吉,元吉跌下馬來。可就在此時,世民的坐騎受到了驚嚇,帶着世民奔入玄武門旁邊的樹林,世民又被林中的樹枝掛住,從馬上摔下,倒在地上,一時爬不起來。元吉迅速趕到,奪過弓來,準備勒死世民,尉遲恭躍馬奔來大聲喝斥他。元吉知道不是對手,趕緊放開世民,想快步跑入武德殿尋求父皇庇護,但尉遲恭快馬追上他,放箭將他射死了。

至此,政變以秦王李世民的勝利而告終。

後續

東宮齊府復仇未遂

太子建成的部下、翊衛車騎將軍馮立得知建成身死,嘆息道:「難道能夠在太子生前蒙受恩惠而太子一死便逃避禍難嗎!」於是,他與副護軍薛萬徹、屈直府左車騎謝叔方率領東宮和齊王府的精銳兵馬兩千人,急馳趕到玄武門,準備為太子和齊王報仇。張公謹膂力過人,他獨自關閉了大門,擋住馮立等人,馮立等人無法進入。雲麾將軍敬君弘掌管着宿衛軍,駐紮在玄武門。他挺身而起,準備出戰,與他親近的人阻止他說:「事情未見分曉,姑且慢慢觀察事態的發展變化,等到兵力彙集起來,結成陣列再出戰,也為時不晚。」敬君弘不聽從,便與中郎將呂世衡大聲呼喊着向敵陣衝去,結果全部戰死。把守玄武門的士兵與薛萬徹等人奮力交戰,持續了很長時間,薛萬徹擂鼓吶喊,準備進攻秦王府,將士們大為恐懼。此時,尉遲恭提着建成和元吉的首級給薛萬徹等人看,東宮和齊王府的人馬頓失戰心,迅速潰散,薛萬徹與騎兵數十人則逃入終南山中。馮立殺死敬君弘后,對部下說:「這也足以略微報答太子殿下了。」於是,他丟掉兵器,落荒而逃。

懲治政敵家屬,秦王成為太子

政變發生時高祖正在宮內的海池上划船,世民讓尉遲恭入宮擔任警衛。尉遲恭身披鎧甲,手握長予,徑直來到高祖所在的船上。高祖大驚,問道:「今日作亂的人是誰?愛卿到此做什麼?」尉遲恭回答道:「秦王因為太子和齊王作亂,起兵誅殺了他們。秦王殿下擔心驚動陛下,故派臣擔任警衛。」高祖對裴寂等人說:「不料今天竟然會出現這種事情,你們認為應當怎麼辦呢?」蕭瑀和陳叔達說:「建成與元吉本來就沒有參與舉義兵反抗隋朝的謀略,又沒有為天下立下功勞。他們嫉妒秦王功勞大,威望高,便一起策劃姦邪的陰謀。現在,秦王已經聲討並誅殺了他們,秦王功蓋宇宙,天下歸心,陛下如果能夠決定立他為太子,將國家大事委託于他,就不會再生事端了。」高祖說:「好!這正是我素來的心願啊。」當時,宿衛軍和秦王府的兵馬與東宮和齊王府的親信交戰還沒有停止,尉遲恭請求高祖頒布親筆敕令,命令各軍一律接受秦王的處置,高祖聽從了他的建議。天策府司馬宇文士及從東上閣門出來宣布敕令,眾人便這樣安定下來了。高祖又讓黃門侍郎裴矩前往東宮開導原建成麾下的諸將士,將士們便都棄職而散。於是,高祖召世民前來,撫慰他說:「近些日子以來,我幾乎產生了投杼的疑惑。」世民跪了下來,伏在高祖的胸前,號啕大哭良久。

建成的兒子安陸王李承道、河東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訓、汝南王李承明、鉅鹿王李承義,元吉的兒子梁郡王李承業、漁陽王李承鸞、普安王李承獎、江夏王李承裕、義陽王李承度等人都獲罪被殺,還在宗室的名冊上刪除他們的名字。原東宮和齊王府的女眷則全部沒入宮中,後來成為李世民的後宮組成部分,其中較著名的是原來李元吉的妻子楊氏,元吉死後被世民納為妾,但沒有正式封號,宮中呼為「巢剌王妃」,十分受寵,是長孫皇后去世以後唯一一個生下子女的嬪妃,李世民甚至有立她為皇后之意。這也是李世民為部分學者所詬病的原因,認為他霸佔弟媳,有乖倫常。不過也有學者認為李唐皇室本就有北方少數民族血統,較中原正統漢族更為開放,兄納弟媳很正常,他們的思想中亂倫的概念較為淡薄。

秦王府諸將領準備將建成和元吉的一百多名親信全部誅殺,並將他們的家產沒收官府,尉遲恭再三爭辯說:「罪孽都是兩個元兇所犯,而他們已經伏誅了,倘若還要牽連他們的黨羽,就不是謀求安定的做法了!」於是諸將領停止了追殺。當天,高祖頒布詔書赦天下,叛逆的罪名只加給建成和元吉二人,對其餘的黨羽,一概不加追究。僧人、尼姑和男女道士都應當依照原先頒布的詔令處理。國家的各項事務,都任憑秦王處置。

六月初七癸亥日(7月5日),高祖立秦王世民為皇太子,又頒布詔書:「從今天起,軍隊和國家的各項事務,無論大小,全部委託太子處理和決定,然後再報告給朕。」

盡棄前嫌用人,大賞秦府功臣

政變后的第一天,即武德九年六月初五辛酉日(626年7月3日),馮立和謝叔方都自動出來。薛萬徹逃亡躲起來以後,世民多次讓人明示他,他也出來了。世民說:「這些人都能夠忠於自己所事奉的人,是義士啊!」都赦免了他們。

六月十二戊辰日(7月10日),高祖任命政變功臣宇文士及為太子詹事,長孫無忌與杜如晦為左庶子,高士廉與房玄齡為右庶子,尉遲恭為左衛率,程知節為右衛率,秦王府舊臣虞世南為中舍人,褚亮為舍人,姚思廉為太子洗馬,論及政變的功勞,以長孫無忌和尉遲恭為第一,分別賜絹一萬匹。高祖還將特別嘉獎尉遲恭,慰勞他說:「愛卿對於國家來說有安定社稷的功勞。」把齊王國司的金銀布帛器物全部賞賜給尉遲恭。

當初,太子洗馬魏徵經常勸說太子建成及早除去秦王。建成敗亡后,六月十二戊辰日(7月10日),世民傳召魏徵,問道:「你為什麼挑撥我們兄弟的關係呢?」大家都為魏徵擔驚受怕,魏徵卻舉止如常地回答道:「如果已故的太子早些聽從我的進言,肯定不會有今天的禍事。」世民素來器重他的才能,便改變了原來的態度,對他以禮相待,引薦他擔任詹事主薄。世民還將王珪和韋挺從巂州(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召回,兩人和魏徵一起都擔任了諫議大夫。

同一天(7月10日),任命政變功臣屈突通為陝東道行台左僕射,鎮守洛陽。

七月初三己丑日(7月31日),以秦王府護軍秦瓊為左衛大將軍,又以程知節為右武衛大將軍,尉遲恭為右武候大將軍。

七月初六壬辰日(8月3日),以高士廉為侍中(相當於宰相),房玄齡為中書令(亦相當於宰相),蕭瑀為左僕射(亦相當於宰相),長孫無忌為吏部尚書,杜如晦為兵部尚書。

七月初七癸巳日(8月4日),以宇文士及為中書令,封德彝為右僕射(亦相當於宰相);又以前天策府兵曹參軍杜淹為御史大夫,前任中書舍人顏師古、劉林甫為中書侍郎,左衛副率侯君集為左衛將軍,左虞候段志玄為驍衛將軍,副護軍薛萬徹為右領軍將軍,右內副率張公謹為右武候將軍,右監門率長孫安業為右監門將軍,右內副率李客師為領左右軍將軍。至此,李世民集團成員和支持李世民的官員控制了國家的要害部門和職位,完全掌握了全國軍政大權。

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的余黨流散逃亡到民間,雖然朝廷連續頒布赦免令,他們仍然感到內心不安,圖謀僥倖獲利的人爭相告發捕捉他們,以此邀功請賞。諫議大夫王珪將這種情況告訴了太子世民。七月初十丙申日[48](8月7日),世民頒布太子令:「六月四日玄武門之變以前與東宮和齊王府有牽連的人、六月十七日以前與李瑗謀反有牽連的人,一概不允許相互告發,對違反規定的人以誣告罪論處。」

七月十一丁酉日(8月8日),朝廷派遣諫議大夫魏徵安撫崤山以東地區,允許他見機行事。魏徵來到磁州的時候,遇到州縣枷送前任太子千牛李志安、齊王護軍李思行前往京城。魏徵說:「我奉命出使的時候,對原來的東宮與齊王府的屬官已經一概赦免,不予追究。現在又押送李思行等人,那麼誰會不對赦令產生懷疑呢!雖然朝廷為此派遣了特使,又有誰會相信他呢!我不能夠因顧慮自身遭受嫌疑,便不為國家考慮。何況我既然被視為國中才能出眾的人士而受到禮遇,怎敢不以國中才能出眾人士的本色來報答太子呢!」於是,他將李志安等人一律釋放。太子世民得知此事後甚為高興。

李世民即位后,于貞觀十七年二月廿八戊申日(643年3月23日)下令將宮廷畫師閻立本所畫的輔佐他平定天下,安邦治國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懸掛于宮中凌煙閣之上,世稱這二十四位功臣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其中大部分功臣都參與了「玄武門之變」的謀划,在政變前就屬於世民一黨或支持世民一黨,也有如魏徵這樣原太子建成一黨、後來為太宗所用的能臣。

高祖內禪,太宗即位

六月十六壬申日(626年7月14日),高祖將親筆詔書賜給裴寂等人說:「朕應當加上太上皇的尊號。」表達了自己要退位和內禪的想法。

六月廿九乙酉日(7月27日),撤銷了太子世民兼任的天策上將府邸,為世民登基做準備。

八月初八癸亥日(9月3日),高祖頒布制書,將皇帝位傳給太子世民,自為太上皇,仍居於大內皇宮正殿——太極殿。世民堅決推辭,高祖不許。

高祖頒布傳位制書的第二天,即武德九年八月初九甲子日(626年9月4日),太子世民在東宮顯德殿即皇帝位,是為唐太宗,並大赦天下,從此開始了他輝煌的皇帝生涯,即位第二年正月初一乙酉日(627年1月23日)改元貞觀。太宗在位期間文治昭昭,武功赫赫,史稱「貞觀之治」。

追諡政敵,過繼己子

太宗即位后,于武德九年十月初一丙辰日(626年10月26日)下達詔書,追封已故太子皇兄李建成為息王,諡號為隱,是為息隱王;皇弟齊王李元吉為海陵郡王,諡號為剌,是為海陵刺王,以皇家喪禮重新安葬。安葬那一天,太宗在宜秋門大哭一場,顯得十分哀痛。諫議大夫魏徵、王珪兩人上表請求陪送靈車到安葬地,太宗答應了他們的請求,並命令原東宮和齊王府的幕僚屬官都去送葬。從太宗給兩位兄弟的封號和諡號來看,無疑是降低了他們的地位身份:建成原為皇太子,降為息王(國王級別),諡號為隱,是中下等諡號(按諡法:「隱拂不成曰隱。不顯屍國曰隱。見美堅長曰隱。」指本性難改,言過其實。又:「隱,哀也。」指柔弱短壽);元吉原為齊王(國王級別),降為海陵郡王(郡王級別),諡號為剌,是下等諡號(按諡法:「愎很遂過曰剌。不思忘愛曰剌。」指剛愎自用,忘恩負義。)。

貞觀十三年十二月初七乙亥日(640年1月5日),太宗封庶出皇子李福為趙王,過繼給已故皇兄建成為嗣。

貞觀十六年六月初六庚寅日(642年7月8日),太宗再次下詔恢復息隱王建成皇太子的封號,改封海陵剌王元吉為巢王(恢復為國王級別),諡號不變,故後世稱兩人為「隱太子」、「巢剌王」。兩人生前的身份地位恢復了,但惡諡依然伴隨着他們。

太宗去世后,其子李治繼位,是為唐高宗。高宗于顯慶年間下達詔書,令太宗的小兒子、自己最小的弟弟曹王李明,過繼給已故皇叔元吉為嗣。

傳說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大舉屠殺李建成與李元吉的家族,連嬰兒都不放過。後來李世民恐懼兄弟的鬼魂前來索命,於是派尉遲恭與秦瓊擔任門前守衛,但後來因兩人年老,無法長期擔任,只好轉繪製兩人的畫像掛在門口,成為後世門神的由來。

這個傳說為後來的《西遊記》所引用,不過略加修改,改作唐太宗是因失信未搭救被魏徵斬首的涇河龍王而被其鬼魂所困擾,故命尉遲恭、秦瓊二人守門的。由於二人長期守門比較勞累,太宗不忍心,遂特命宮廷畫師閻立本畫二人畫像貼于宮門之上以驅鬼。

影響與評價

從古至今 ,大部分歷史學家對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持理解、同情甚至讚賞的態度。

* 《舊唐書·太宗本紀》史臣曰:「或曰:以太宗之賢,失愛于昆弟,失教于諸子,何也?曰:然,舜不能仁四罪,堯不能訓丹硃,斯前志也。當神堯任讒之年,建成忌功之日,苟除畏逼,孰顧分崩,變故之興,間不容髮,方懼「毀巢」之禍,寧虞「尺布」之謠?……」
* 《舊唐書·太宗本紀·贊》曰:「昌、發啟國,一門三聖。文定高位,友于不令。管、蔡既誅,成、康道正。貞觀之風,到今歌詠。」
* 《舊唐書·高祖二十二子傳》史臣曰:「建成殘忍,豈主鬯之才;元吉凶狂,有覆巢之跡。若非太宗逆取順守,積德累功,何以致三百年之延洪、二十帝之纂嗣?或堅持小節,必虧大猷,欲比秦二世、隋煬帝,亦不及矣。」
* 《舊唐書·高祖二十二子傳·贊》曰:「建成、元吉,實為二凶。中外交構,人神不容。用晦而明,殷憂啟聖。運屬文皇,功成守正。善惡既分,社稷乃定。」
* 司馬光《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紀七·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武德九年》:「立嫡以長,禮之正也。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隱太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勢逼,必不相容。使高祖有文王之明,隱太子有太伯之賢,太宗有子臧之節,則亂何自而生矣!既不能然,太宗始欲俟其先發,然後應之,如此,則事非獲已,猶為愈也。既而為群下所迫,遂至蹀血禁門,推刃同氣,貽譏千古,惜哉!夫創業垂統之君,子孫之所儀刑也,彼中、明、肅、代之傳繼,得非有所指擬以為口實乎!」
* 胡戟、胡樂《試析玄武門事變的背景內幕》:「玄武門那場唐太宗一生中最艱危的苦鬥,對他本人來說,絕不是可以誇耀後世的愉快記憶……李世民和他父親這一段不愉快的往事……怎能在李世民受傷的心上摘脫乾淨!」。
* 柏楊:「然而,中國人應該慶幸李世民先生奪嫡成功,李世民為中國帶來名垂千古的『貞觀之治』,成為治世的典範。」

但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懷疑正史,為李建成平反。也有部份史家抨擊玄武門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唐代為了防止藩王奪權,即令太子同時兼任軍事方面的要職,以防止兵權旁落。但是終唐一代仍是政變頻繁,很多的奪嫡事件都是發生在玄武門,李世民在玄武門發動的政變可說是首開惡例。王夫之《讀通鑒論》:「唐自高宗以後,非弒械起于宮闈,則叛臣訌于肘腋,自開元二十餘年粗安而外,皆亂日也。」

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是指中國唐朝初期、唐太宗在位時出現的盛世。由於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剋制,虛心納諫,重用魏徵等諍臣;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寧的局面;當時並大力平定外患,並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 ,故史稱「貞觀之治」。這是唐朝的第一個盛世,同時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概說

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英主,其治績一直為後世所傳頌。唐太宗即位後,因親眼目睹隋朝的興亡,所以常用隋煬帝作為反面教材,來警誡自己及下屬。他像荀子一樣,把人民和君主的關係比作水與舟,認識到「水則載舟,亦則覆舟」,因此留心吏治,選賢任能,從諫如流。他唯才是舉,不計出身,不問恩怨。在文臣武將之中,魏徵當過道士,原係太子李建成舊臣,曾議請謀殺太宗;尉遲恭做過鐵匠,又是降將,但都受到重用。太宗鼓勵臣下直諫,魏徵前後諫事二百餘件,直陳其過,太宗多克己接納,或擇善而從。魏徵死後,太宗傷心地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徵逝,朕亡一鏡矣。」

太宗在經濟上特別關注農業生產,實行均田制與租庸調制,「去奢省費,輕徭薄賦」,使人民衣食有餘,安居樂業。在文化方面,則大力獎勵學術,組織文士大修諸經正義和史籍;在長安設國子監,鼓勵四方君長遣子弟到來留學。此外,太宗又屢次對外用兵,經略四方,降東突厥、定薛延陀、征高句麗、親吐蕃、和回紇,使唐之國威遠播四方。太宗則被西北諸國尊為「天可汗」,成為當時東方世界的國際盟主。

總之,在太宗執政的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出現了一個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安定、武功鼎盛的太平盛世,史稱「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的治績及影響

貞觀之治的治績(合而概說)

唐太宗在位23年,勵精圖治,對內則整頓國家制度,尊重黎民百姓,安定民生,對外則擊敗北方強權東突厥,擴大了唐帝國對周邊國家的政治及文化的影響。以下分述貞觀之治在各方面的治績:

1.亡隋為戒

隋末民變,使太宗認識「民依於國,國依於民」的道理。隋末之苛政,使二十九歲登基、英氣勃發的太宗時時引以為戒,叮嚀自我剋制慾望,囑臣下莫恐上不悅而停止進諫,致力糾正前朝君臣猜疑之失,這是貞觀君臣共濟致治的基本因素。

2.君主賢明

太宗即位後,勵精圖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從諫如流,整飭吏治;經濟上,薄賦尚儉,為政謹慎;亦致力復興文教,令隋末動盪之局得以穩定下來。

3.賢臣輔國

太宗為歷史上少有的英主,因有既往不咎的前提,群臣多為賢能之輩,勇於上諫。賢臣中尤以房玄齡、杜如晦最著,時人稱「房謀杜斷」,其他如李靖、魏徵、尉遲恭等,人才輩出,均名重一時。

4.吏治清明

太宗十分重視吏治的清明,曾命房玄齡省併冗員,派李靖等十三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國,考察風評;又親自選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並將其功過寫在宮內屏風上,作為升降獎懲的依據。另又規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輪流值宿中書省,以便隨時延見,垂詢民間疾苦和施政得失,百官遂自勵廉能,直接提高政府效率。

5.平定四夷

太宗對外武功成就顯赫,曾多次對外用兵,先後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紇、高昌、焉耆、龜茲、吐蕃等,由是唐朝聲威遠播,四方賓服,西北各族共尊太宗為「天可汗」。由是國家得以步入安康之世。

太宗即位時年僅29歲,唐帝國在太宗統治下,文治武功均前所未有的發展,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盛世。

貞觀之治的治績(分政治、經濟、文教、軍事四項)

政治方面

1.用人唯才(選用人才任賢方面)

太宗知人善任,用人唯賢,不問出身,初期延攬房玄齡、杜如晦,後期任用長孫無忌、楊師道、褚遂良等,皆為忠直廉潔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為一代名將。此外,太宗亦不計前嫌,重用建成舊部魏徵、王珪,降將尉遲恭、秦瓊等,人材濟濟。


2.從諫如流(納諫方面)

太宗以煬帝拒諫亡國為戒,即位後盡力求言,他把諫官的權力擴大,又鼓勵臣下直諫。朝中以魏徵最能犯顏直諫,太宗多克己善加容納,又如王珪、馬周、孫伏伽、褚遂良皆以極諫知名。

3.整飭吏治(吏治方面)

太宗十分重視官吏的清廉,曾命房玄齡省併冗員,派李靖等十三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國,考察吏治;又親自選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並將其功過寫在宮內屏風上,作為升降獎懲的依據。另又規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輪流值宿中書省,以便隨時延見,垂詢民間疾苦和施政得失,一時政治清明。

4.確立制度(制度方面)

太宗在政制上雖無革命性的創造,但他使隋制更趨於完善。如中央方面確立了三省六部制,特設政事堂,以利合議問政,並收三省互相牽制之效;地方上沿襲了隋朝的郡縣兩級制,分全國為十個監區(道)。此外,行府兵制,寓兵於農;均田制、租庸調制、科舉制等皆有所發展。

經濟方面

6.薄賦尚儉

太宗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注意輕徭薄賦,徭役的徵發不奪民時;同時,太宗崇尚節儉,曾遣散宮女三千多人,並下令免去四方珍貢,從而農業及民生得以不斷發展。

7.救災恤貧

隋末天下動亂,田園荒蕪,百姓流離;唐太宗招撫流亡回鄉,授田給予耕作,以安定民生。唐初關中連年災荒,太宗即開倉賑濟災民,又准百姓就食他州;且拿出御府金帛,為災民贖回賣出子女,使災民得以度過荒年。

文教方面

8.設館興學

唐太宗即位前已置文學館,有十八學士,即位後更在京設弘文館,徵集圖書二十餘萬卷;同時重建地方州縣學校,擴充京師國子監,延聘名儒出任學官,生員多至萬人,並接受高麗、吐蕃、日本等的君長皆派子弟來華求學,由是時文教生員背景多元,復興卓然有成。

9.撰經修史

命孔穎達等人修定《五經正義》,統一南北經學;又置國史館,由宰相監修前朝國史,開官修歷史的風氣。

軍事方面

10.平定四方

太宗對外武功成就顯赫,曾多次對外用兵,先後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紇、高昌、焉耆、龜茲、吐蕃等,由是唐朝聲威遠播,加上太宗能維護邊族風俗,並建立都護府制度,終貞觀之世,四方服悅,西北各族共尊太宗為「天可汗」。

貞觀之治的影響

文治方面

1.奠定國基(對當世影響)

貞觀年間,太宗的各項善政,使官吏廉能,社會安定,人民豐衣足食,生活富庶,經濟發展迅速,造成盛世局面,奠定了唐代近三百年的基業。

2.確立制度(對後世影響)

貞觀年間,經太宗的苦心經營,確立了多種政制,如三省六部制、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調制、科舉制、常平倉制等,堪稱完備,自宋至清各朝,皆在其基礎上斟酌損益。

3.政風沿襲(對後世影響)

太宗施政有方,選賢問廉能,克己納諫,成為一種良好的政治風氣。歷代有為的治國者,皆追慕「貞觀政風」而力圖仿效。

4.階級泯滅(對當世影響)

太宗用人唯才,不問出身,且重修《氏族志》,以功臣代世冑,科舉代門第,打破魏晉南北朝以來重視門第的風氣,世家豪族輪流掌政的惡習,廣開平民高仕的機會,清除舊社會的觀念,加強了社會的團結和融和。

5.文化廣播(對當世影響)

太宗戮力復興文教,獎勵學術,大興國學,又下詔修諸經正義及史籍,外國君長如高麗、日本、高昌、吐蕃等皆遣弟子來華留學,使唐代學術文化廣播四方。東亞各國尤以日本、高麗為甚,深受唐文化影響。

6.民族融和(對當世/後世影響)

唐太宗武功顯赫,少有鄙視邊族,故東亞各民族逐漸混入,唐代名將和大臣,不少為同化了的外國人,原屬鮮卑族的元氏、宇文氏、長孫氏等,在太宗時已不被視為外國人。

武功方面

7.聲威遠播(對當世/後世影響)

唐太宗武功鼎盛,將唐發展為世界上最強、文化最盛的國家,四方臣服,外族共尊太宗為「天可汗」,並築「參天可汗道」,以便向唐室進貢。下迄元明之際,西北諸國仍尊稱中原皇帝為「天可汗」,而至今外國史家亦雅稱中國人為「唐人」。

8.版圖擴大(對當世影響)

唐代版圖遼闊,遠超漢朝,方其全盛之時,領土東臨於海,西達蔥嶺西北的鹹海,北抵貝加爾湖,南及南海。

9.中外文流(對當世影響)

唐初平定突厥,天山南北路得以通行無阻,對外交通及貿易遂得以加強,從而促進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

外交

外交

由於唐朝國力強大,其與周邊各國都有密切的關係。早期各國由於懾于唐朝的國威,與唐朝關係比較友好。後期由於唐朝國力衰弱,關係也時戰時和反覆不定。唐朝早期在邊境上設立六個都護府,分別是:安西(640年設立,主要負責天山以南地區的守備);安北(647年設立,主要守衛漠北);單于(650年設立,主要守衛漠南);安東(668年設立,主要守衛朝鮮半島北部和滿洲);安南(679年設立,主要守衛越南地區);北庭(701年設立,主要守衛天山以北地區)。

貞觀三年,唐朝大敗東突厥軍隊,突利可汗投降,頡利可汗被俘,東突厥滅亡。大量突厥人遷到長安,各遊牧民族尊唐太宗為「天可汗」。東突厥的滅亡與歸順震動了西突厥與西域各國,一些西域小國紛紛改投唐朝門庭。顯慶二年,西突厥也被唐朝所滅亡(參見唐與突厥的戰爭)。西域至此均為唐朝所有,唐朝與當時的另一大帝國阿拉伯帝國的聯繫也更密切了。但是到了八世紀中葉以後,唐朝在與阿拉伯帝國的交戰中屢屢挫敗,唐朝勢力也基本退出了中亞沙漠地區。682年,突厥復國,但國力已經大不如前。以至於半世紀後又被鐵勒一部回紇所滅。回紇(回鶻)與唐朝長期關係友好,還曾派軍隊幫助唐朝剿滅安史叛軍。由於得到唐的支持,回紇接替突厥成為了大漠南北的主要力量,直到開成五年(840年),回鶻(回紇於貞元五年改名)因為天災連年以及內部紛爭被黠戛斯所滅。

與唐朝對峙的另一大國是吐蕃。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在統一吐蕃後,一直向唐朝提親。貞觀十五年,唐太宗派禮部尚書、江夏王李道宗護送文成公主入藏,松贊幹布到柏海迎接。文成公主將蠶等中原特有的事物帶入吐蕃,中國的風俗同時也傳入吐蕃,一些吐蕃的大臣改穿絲綢服飾。文成公主的嫁妝中還有一批工匠,這些工匠將中原的建築形式融入吐蕃的建築形式,大昭寺是其中代表。吐蕃的曆法也參考了唐朝的曆法。從此之後,唐蕃兩國雖然尚算良好,但也時有摩擦。神龍二年,由於吐蕃軍事失利,便主動與唐修好,雙方使臣在長安會盟。史稱神龍會盟。唐中宗應允,將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尺帶珠丹。但是,實際上吐蕃也秣馬厲兵,積極備戰。714年,吐蕃向唐朝要求重劃邊界,修改盟書,被唐朝拒絕。兩國因此交戰,吐蕃兵敗,於是又主動求和談判。開元廿年,兩國再次會盟,兩國決定以赤嶺為界限。734年正式立碑。但好景不長,由於安史之亂後唐朝走向衰落,吐蕃開始驕橫。建中年間其要求與唐確立甥舅之國的關係,而不用臣國之禮。783年,兩國在清水會盟,這次會盟基本滿足吐蕃的要求,兩國改以賀蘭山為界。787年,唐蕃又會盟於平涼,吐蕃預備進行劫盟,結果唐朝除了主盟官員外,其餘六十多名官員都被扣押。唐軍死五百多人,被俘一千多人,史稱平涼劫盟。長慶元年,吐蕃內部分裂,國勢衰弱,再次請求與唐和盟。最後兩國在長安西郊進行會盟,重新確定了清水會盟確立的邊界。史稱長慶會盟,從此之後,兩國關係一直比較和平,也都無力再戰。

七世紀後,南詔統一了雲南地區。唐朝與南詔國的關係也是時好時壞。南詔一度長期與吐蕃合作,一同進攻唐朝。但779年後,吐蕃、南詔聯軍攻唐失敗,南詔軍元氣大傷,吐蕃又遷怒南詔。兩國從此矛盾加深。794年,唐朝與南詔在點蒼山會盟,雙方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但是到820年代後,由於南詔王權旁落,兩國又開始爆發戰爭。829年,南詔傾全國之兵力進攻唐朝,一度逼近成都,但是最後因為害怕唐朝報復而又修好。之後,兩國之間的關係依然是和戰相間,直到雙雙覆滅。

在東北邊境上。唐朝與渤海國「車書本一家」,之間一直互動頻繁,多名渤海貴族子弟曾到長安學習。唐朝與新羅和日本關係一直密切。新羅派大量留學生到唐朝學習,其中的崔致遠還中了進士。中國的文化也大量傳入新羅。兩國在邊境之間商貿往來也非常頻繁。日本先後派遣了十三次遣唐使,每次使團規模都在百人以上,著名的留學生有阿倍仲麻呂等。日本的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也都是分別從中國的草書和部首演變而來。鑒真和尚應日本僧人之邀,曾經六次東渡,最後終於成功。此外,唐朝與東南亞和南亞的真臘、室利佛逝、驃、獅子國、天竺等國家也關係密切。玄奘和義淨西域求法,所著《大唐西域記》、《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是唐代兩部重要的中外關係史著作。唐朝的建築與歌舞也吸收了天竺的風格。唐朝與中西亞的「昭武九姓」、吐火羅、波斯、大食(阿拉伯帝國)和東羅馬帝國之間也有往來。

文化藝術和宗教

文化藝術和宗教

宗教在社會上的地位與影響力,唐朝時可謂最高。唐朝時期佛教的主要宗派有天臺宗、華嚴宗、法相宗、淨土宗和禪宗。天臺宗奉《法華經》,故又稱為法華宗。華嚴宗奉《華嚴經》,參與政治較多。淨土宗則易於入門。禪宗分為南北二宗,北宗創立者是神秀,他主張漸悟說。南宗創立者是慧能,他主張頓悟說。唐武宗時對佛教採取高壓政策,史稱會昌滅法,使得除禪宗南宗等少數宗派外,其他佛教派別從此一蹶不振。由於唐朝皇室姓李,又相傳其為老子之後,因此道教在唐朝上流社會也很流行。唐高宗追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也大力提倡道教,還在科舉考試中增設道舉。除了佛道二教外,當時還有伊斯蘭教、拜火教、摩尼教、景教(基督教聶斯脫利派)等外來宗教。但影響力較小。

唐代社會,雖然世族的勢力被削減,但仍然不是一個平等的社會。《唐律》中也明訂,人分為「良」「賤」兩大類,賤民只能與賤民結婚;地主殺害部曲最多求刑一年,而部曲殺害地主必處斬。雖然科舉制度實行,但由於世族的生活條件較為優渥,其子弟的文化修養也就跟著較高,不論是否參加科舉,進入仕途都不是非常困難;唐代宰相出身世族者也就不在少數。

唐朝文學成就以詩歌最為發達。清人所編《全唐詩》共收錄兩千兩百多位詩人的四萬八千九百多首詩,這還不是全部。唐初詩人以「初唐四傑」最為著名(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盛唐時期詩人可分為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田園派和岑參、王昌齡為代表的邊塞派。其中集大成者為「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最為出名。李白的詩,飄逸灑脫,充滿浪漫主義的色彩。而杜甫的詩則更多體現現實主義之情懷。中唐時期最卓越的詩人是白居易,他的詩通俗易懂。此外還有元稹、韓愈、柳宗元、劉禹錫、李賀等。晚唐詩人以李商隱和杜牧最為出眾,被稱為「小李杜」。後世宋、明、清雖仍有傑出詩人出現,但總體水準都不如唐朝詩人,唐詩成為了中國古詩不可逾越的巔峰。

散文方面,六朝以來,文壇盛行駢文這種文體形式,駢文講究聲韻、對偶、典故,辭藻華麗,以四字句和六字句組成。在唐初乃十分盛行,以初唐四傑最為著名,但這種文體到唐朝時顯得形式僵化,內容空洞,故到了天寶年間,古文逐漸興起。古文運動在名義上是要恢復先秦兩漢的散文,實際上是要文章更有內容,也就是「文以載道」。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散文氣勢磅礴又思想深刻,號稱「文起八代之衰」;不過唐代的古文運動在韓柳去世後就逐漸衰退,唐末駢文又再度興起。傳奇是中國的一種古典小說形式,出現在隋朝,興盛於唐朝。著名的傳奇包括《柳毅傳》、《鶯鶯傳》、《南柯太守傳》、《枕中記》和《長恨傳》等。有的傳奇在後代還被改編為戲劇和白話小說。唐朝變文在中國文學史上也有重要地位。所謂變文起初是指佛教僧侶宣傳佛教講唱佛經的底本。最初變文僅限於佛教經典,後來則開始講唱其他故事,講唱的人也不限於僧侶。變文對傳奇和後世的說唱文學都有很大影響。

由於吸收了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初唐的閻立本、閻立德兄弟擅畫人物。吳道子則有「畫聖」之稱呼,他兼擅人物、山水,並吸收了西域畫派的技法,畫面富於立體感,有「吳帶當風」之說。張萱和周昉以畫侍女圖為主,他們的著名作品有「搗練圖」、「虢國夫人游春圖」和「簪花仕女圖」等。詩人王維擅長水墨山水畫,蘇軾稱他「畫中有詩」。唐朝的壁畫事業特別發達。莫高窟與墓室壁畫都是傳世精品。唐朝的雕刻藝術同樣出眾。敦煌、龍門、麥積山和炳靈寺石窟都是在唐朝時期步入全盛。龍門石窟的盧舍那大佛和四川樂山大佛都令人讚歎。昭陵六駿、墓葬三彩陶俑都非常精美。其中雕刻家楊惠之被稱為塑聖。唐朝時期,書法家輩出。歐陽詢、虞世南都是初唐著名書法家。歐陽詢的楷書筆力嚴整,其名作有《九成宮醴泉銘》。虞世男楷書字體柔圓。顏真卿和柳公權是唐朝中後期的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楷書用筆肥厚,內含筋骨,勁健灑脫,其代表作有《多寶塔碑》;柳公權的字體勁健,代表作有《玄秘塔碑》,世人稱顏柳二人書法為「顏筋柳骨」。張旭和懷素則是草書大家。

唐朝音樂舞蹈發達。唐太宗平高昌得高昌樂,併入原有的九部樂成為十部樂:燕樂、清商樂、西涼樂、天竺樂、高麗樂、龜茲樂、安國樂、疏勒樂、康國樂、高昌樂[7]。唐高宗以後,十部樂開始衰落,音樂家開始研究新的樂舞。玄宗本人就是音樂家,愛好親自演奏琵琶、羯鼓等多種樂器,擅長作曲,作有《霓裳羽衣曲》、《小破陣樂》等百余首樂曲;他非常重視音樂事業,將十部樂分為坐部伎、立部伎[8],曾經親選坐部伎三百人,號為「皇帝梨園弟子」,李龜年和永新娘子都是名噪一時的歌唱家。唐朝的舞蹈則是以健舞和軟舞最為出名,著名的舞蹈有「七德舞」、「上元舞」等,舞蹈家則有公孫大娘等。

唐朝史學開創了國家正式開館修史這一風潮。唐初史館奉詔所修的正史有《晉書》、《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六部。加上史家李延壽私撰的《南史》和《北史》,合計廿四史中有八部出在唐朝,占總數的三分之一。此外,唐朝還有杜佑撰寫的政書《通典》,劉知幾的修史專著《史通》,李吉甫著的地方誌《元和郡縣圖志》。

唐朝科技亦有明顯進步。天文學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測量了子午線的長度,他還與梁令瓚合作,製成水運渾天銅儀。藥王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不可多得的醫書。唐朝首都長安城與東都洛陽規劃嚴整,人口都超過了百萬。不僅是當時的世界一流大都市,也為後世留下了城市規劃的樣板。當時周邊國家的首都,如日本平安京、新羅平壤和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都是仿照長安建造。唐朝的木結構建築規模雄渾,氣魄豪邁。佛塔形式也融合了中國與印度的造型,顯得千變萬化,多種多樣。868年,中國《金剛經》的印製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中國的造紙、紡織等技術通過阿拉伯地區遠傳到西亞、歐洲。同時期甘蔗熬糖法也從摩揭陀傳入中國。

科舉制度在唐朝進入了發展期。唐朝的學校以官辦為主。中央設國子監,下轄六學,為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這些學校主要招收貴族官僚子弟,也招收少量平民子弟。學生稱生徒,人數在兩千以上。地方設立州、縣學,每校有學生十人。學校為科舉考試服務,成績好的學校保送參加科舉考試,主要的講授內容是九經。唐朝的科舉分為常舉和制舉兩種。常舉每年舉辦考試,科目有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等。此外還有秀才、道舉、童子、一史、三史等科目。常舉的應考舉子有兩個來源,一是保送的生徒;二是鄉貢選拔出來的自學者。應考舉子主要集中在明經和進士兩科。明經科主要考試儒家經典,難度較低。進士科主要考詩賦和政論,難度高,但其是主要的高官進身之階。明經科的錄取率約為十分之一二,進士科不過百分之一二。時有諺曰: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而制舉則是臨時考試,是為了網羅非常人才,不常舉行。

文化藝術和宗教

文化藝術和宗教

宗教在社會上的地位與影響力,唐朝時可謂最高。唐朝時期佛教的主要宗派有天臺宗、華嚴宗、法相宗、淨土宗和禪宗。天臺宗奉《法華經》,故又稱為法華宗。華嚴宗奉《華嚴經》,參與政治較多。淨土宗則易於入門。禪宗分為南北二宗,北宗創立者是神秀,他主張漸悟說。南宗創立者是慧能,他主張頓悟說。唐武宗時對佛教採取高壓政策,史稱會昌滅法,使得除禪宗南宗等少數宗派外,其他佛教派別從此一蹶不振。由於唐朝皇室姓李,又相傳其為老子之後,因此道教在唐朝上流社會也很流行。唐高宗追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也大力提倡道教,還在科舉考試中增設道舉。除了佛道二教外,當時還有伊斯蘭教、拜火教、摩尼教、景教(基督教聶斯脫利派)等外來宗教。但影響力較小。

唐代社會,雖然世族的勢力被削減,但仍然不是一個平等的社會。《唐律》中也明訂,人分為「良」「賤」兩大類,賤民只能與賤民結婚;地主殺害部曲最多求刑一年,而部曲殺害地主必處斬。雖然科舉制度實行,但由於世族的生活條件較為優渥,其子弟的文化修養也就跟著較高,不論是否參加科舉,進入仕途都不是非常困難;唐代宰相出身世族者也就不在少數。

唐朝文學成就以詩歌最為發達。清人所編《全唐詩》共收錄兩千兩百多位詩人的四萬八千九百多首詩,這還不是全部。唐初詩人以「初唐四傑」最為著名(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盛唐時期詩人可分為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田園派和岑參、王昌齡為代表的邊塞派。其中集大成者為「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最為出名。李白的詩,飄逸灑脫,充滿浪漫主義的色彩。而杜甫的詩則更多體現現實主義之情懷。中唐時期最卓越的詩人是白居易,他的詩通俗易懂。此外還有元稹、韓愈、柳宗元、劉禹錫、李賀等。晚唐詩人以李商隱和杜牧最為出眾,被稱為「小李杜」。後世宋、明、清雖仍有傑出詩人出現,但總體水準都不如唐朝詩人,唐詩成為了中國古詩不可逾越的巔峰。

散文方面,六朝以來,文壇盛行駢文這種文體形式,駢文講究聲韻、對偶、典故,辭藻華麗,以四字句和六字句組成。在唐初乃十分盛行,以初唐四傑最為著名,但這種文體到唐朝時顯得形式僵化,內容空洞,故到了天寶年間,古文逐漸興起。古文運動在名義上是要恢復先秦兩漢的散文,實際上是要文章更有內容,也就是「文以載道」。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散文氣勢磅礴又思想深刻,號稱「文起八代之衰」;不過唐代的古文運動在韓柳去世後就逐漸衰退,唐末駢文又再度興起。傳奇是中國的一種古典小說形式,出現在隋朝,興盛於唐朝。著名的傳奇包括《柳毅傳》、《鶯鶯傳》、《南柯太守傳》、《枕中記》和《長恨傳》等。有的傳奇在後代還被改編為戲劇和白話小說。唐朝變文在中國文學史上也有重要地位。所謂變文起初是指佛教僧侶宣傳佛教講唱佛經的底本。最初變文僅限於佛教經典,後來則開始講唱其他故事,講唱的人也不限於僧侶。變文對傳奇和後世的說唱文學都有很大影響。

由於吸收了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初唐的閻立本、閻立德兄弟擅畫人物。吳道子則有「畫聖」之稱呼,他兼擅人物、山水,並吸收了西域畫派的技法,畫面富於立體感,有「吳帶當風」之說。張萱和周昉以畫侍女圖為主,他們的著名作品有「搗練圖」、「虢國夫人游春圖」和「簪花仕女圖」等。詩人王維擅長水墨山水畫,蘇軾稱他「畫中有詩」。唐朝的壁畫事業特別發達。莫高窟與墓室壁畫都是傳世精品。唐朝的雕刻藝術同樣出眾。敦煌、龍門、麥積山和炳靈寺石窟都是在唐朝時期步入全盛。龍門石窟的盧舍那大佛和四川樂山大佛都令人讚歎。昭陵六駿、墓葬三彩陶俑都非常精美。其中雕刻家楊惠之被稱為塑聖。唐朝時期,書法家輩出。歐陽詢、虞世南都是初唐著名書法家。歐陽詢的楷書筆力嚴整,其名作有《九成宮醴泉銘》。虞世男楷書字體柔圓。顏真卿和柳公權是唐朝中後期的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楷書用筆肥厚,內含筋骨,勁健灑脫,其代表作有《多寶塔碑》;柳公權的字體勁健,代表作有《玄秘塔碑》,世人稱顏柳二人書法為「顏筋柳骨」。張旭和懷素則是草書大家。

唐朝音樂舞蹈發達。唐太宗平高昌得高昌樂,併入原有的九部樂成為十部樂:燕樂、清商樂、西涼樂、天竺樂、高麗樂、龜茲樂、安國樂、疏勒樂、康國樂、高昌樂[7]。唐高宗以後,十部樂開始衰落,音樂家開始研究新的樂舞。玄宗本人就是音樂家,愛好親自演奏琵琶、羯鼓等多種樂器,擅長作曲,作有《霓裳羽衣曲》、《小破陣樂》等百余首樂曲;他非常重視音樂事業,將十部樂分為坐部伎、立部伎[8],曾經親選坐部伎三百人,號為「皇帝梨園弟子」,李龜年和永新娘子都是名噪一時的歌唱家。唐朝的舞蹈則是以健舞和軟舞最為出名,著名的舞蹈有「七德舞」、「上元舞」等,舞蹈家則有公孫大娘等。

唐朝史學開創了國家正式開館修史這一風潮。唐初史館奉詔所修的正史有《晉書》、《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六部。加上史家李延壽私撰的《南史》和《北史》,合計廿四史中有八部出在唐朝,占總數的三分之一。此外,唐朝還有杜佑撰寫的政書《通典》,劉知幾的修史專著《史通》,李吉甫著的地方誌《元和郡縣圖志》。

唐朝科技亦有明顯進步。天文學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測量了子午線的長度,他還與梁令瓚合作,製成水運渾天銅儀。藥王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不可多得的醫書。唐朝首都長安城與東都洛陽規劃嚴整,人口都超過了百萬。不僅是當時的世界一流大都市,也為後世留下了城市規劃的樣板。當時周邊國家的首都,如日本平安京、新羅平壤和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都是仿照長安建造。唐朝的木結構建築規模雄渾,氣魄豪邁。佛塔形式也融合了中國與印度的造型,顯得千變萬化,多種多樣。868年,中國《金剛經》的印製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中國的造紙、紡織等技術通過阿拉伯地區遠傳到西亞、歐洲。同時期甘蔗熬糖法也從摩揭陀傳入中國[9]。

科舉制度在唐朝進入了發展期。唐朝的學校以官辦為主。中央設國子監,下轄六學,為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這些學校主要招收貴族官僚子弟,也招收少量平民子弟。學生稱生徒,人數在兩千以上。地方設立州、縣學,每校有學生十人。學校為科舉考試服務,成績好的學校保送參加科舉考試,主要的講授內容是九經。唐朝的科舉分為常舉和制舉兩種。常舉每年舉辦考試,科目有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等。此外還有秀才、道舉、童子、一史、三史等科目。常舉的應考舉子有兩個來源,一是保送的生徒;二是鄉貢選拔出來的自學者。應考舉子主要集中在明經和進士兩科。明經科主要考試儒家經典,難度較低。進士科主要考詩賦和政論,難度高,但其是主要的高官進身之階。明經科的錄取率約為十分之一二,進士科不過百分之一二。時有諺曰: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而制舉則是臨時考試,是為了網羅非常人才,不常舉行。

軍事制度

軍事

唐朝一統中國之後,太宗、高宗、武后先後對外用兵,擊敗北方的東突厥與西突厥,在西北攻滅高昌、收其地為州縣,重新控制西域,在東北滅高句麗和百濟,並在白村江戰役擊敗日本援軍。到玄宗時,唐朝對外擴張達到頂峰,勢力甚至遠達中亞與新興的黑衣大食(即伊斯蘭教遜尼派的阿拔斯王朝)相遇。但唐朝經安史之亂后一蹶不振,不僅無力保持前期擴張的成果,還要依靠吐蕃、回紇的軍事實力以對抗藩鎮的割據勢力。雖然唐朝朝廷獲得過對淮西、劍南等地藩鎮的軍事勝利,但是無法阻止地方割據的大勢。唐朝廷就此衰落下去,在對外戰爭中也接連失敗。京城長安甚至一度被吐蕃攻陷,西南的南詔也曾聯合吐蕃佔領過成都。

唐朝早期繼承隋朝制度實行府兵制。府兵制的基本單位是折沖府。府分三等。上府一千兩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軍府長官為折沖都尉,副職為左右果毅都尉。府兵稱衛士或侍官。軍府隸屬于十二衛和六率。軍府最多時有六百三十四個,其中三成以上駐紮在關中,保衛長安。府兵制是以均田制為基礎的農兵合一制度。兵士廿一歲入軍,六十歲免役。衛士平時在家生產,農閒時由軍府訓練。其經常性任務是輪流到長安宿衛,叫做番上。戰時則應徵作戰。服役期間免除自己的租調;但口糧和兵器都要自己負責。府兵制實際上是士兵和農民的結合,減輕了國家的負擔。戰事結束后,士兵回府,將領回朝,降低了將領擁兵自重的危險。府兵制的主要缺點在於動員速度慢,用兵時間過長會影響農業,而且免除士兵的稅賦對朝廷收入也是一個損失。因此,太宗、高宗及武后時已經採取過臨時徵募士兵的辦法作為對府兵制的補充。到玄宗時,均田制和租庸調製漸被破壞,府兵大多逃散。玄宗天寶年間正式以徵兵制和募兵制替代已經廢壞的府兵制。為了滿足他「領有四夷」的虛榮心,募得的士兵長期駐紮在邊鎮以進行對外戰爭,稱為「健兒」。這些職業士兵與土地沒有聯繫,他們只渴望從邊境戰爭中獲得收益。邊鎮將領通過利益關係和部族關係(很多將領和士兵都來自依附的異族)大大加強了對士兵的控制,埋下了日後禍亂的種子。安史之亂后,唐朝廷在軍事上開始失勢:內有藩鎮割據,外有回紇、吐蕃、南詔的入侵。例如唐朝需要借回紇兵來平定安史之亂,763年吐蕃軍曾經佔領長安達十五日,南詔軍一度攻打成都並佔領安南直至十國的南漢才收回。唐朝防備南詔之士兵不滿又導致了龐勛之變。後來的黃巢的流寇叛亂導致朱全忠和沙陀人李克用的爭戰,直至唐朝滅亡後仍未平息。

唐玄宗時唐朝的勢力與來自現在阿拉伯、新興和信奉(即黑衣大食)的勢力在包含昭武九姓國、大勃律、小勃律、吐火羅在內的中亞諸國相遇。雖然唐朝在西元751年怛羅斯戰役戰敗,經略中亞的進展遇挫,但是接踵而至的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導致華北地區經濟蕭條,使正重整武力的唐朝大軍從此無暇顧及中亞,軍隊必須退回長安一帶平定內亂,終於造成唐朝在往後的一百五十年間吐蕃和回紇勢力興起並佔領原屬唐朝的西半部領土。

唐朝的眾多著名將領中,除了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的將領、郭子儀、李晟及其子李愬、高駢等漢族統帥外,異族將領也佔據了重要地位:比較重要的有混血胡安祿山、史思明、百濟人黑齒常之、高句麗人高仙芝、突厥人阿史那社爾、契丹人李光弼、靺鞨人李懷光、突厥突騎施部人哥舒翰、鐵勒部的僕固懷恩、渾瑊和阿跌光進等。

唐朝經濟

唐朝經濟

唐朝經濟雖不如其後的宋朝那樣發達,但亦可圈可點。

農業

唐朝農業生產工具又有新的進步。曲轅犁就出現在唐朝。還出現了新的灌溉工具水車和筒車。唐朝前期,僅見於記載的重要水利工程就高達一百六十多項。其中著名的如玉梁渠、絳岩湖、鏡湖等。天寶年間,唐朝耕地面積達到八百五十萬頃。糧食產量也有提高。天寶八年,官倉存糧達九千六百萬石。長安洛陽米價最低時每斗僅十三文,青州、齊州每斗僅五文。唐朝後期,由於人口南移加上土地開墾及大修水利,南方的糧食產量大幅增加。

手工業

唐朝手工業分官營和私營兩種。工部是主管官營手工業的最重要部門,直接管理的機構有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少府監主管精緻手工藝品;將作監主管土木工程的興建;軍器監負責兵器的建造。監下設署、署下設作坊。此外還有鑄錢監和冶監等。官營手工業的產品一般不對外銷售,只供皇室和衙門消費。工人則分為工匠、刑徒、官奴婢、官戶、雜戶等。私營手工業較官營手工業比不發達。唐朝前期主要手工業有紡織業、陶瓷業和礦冶業。唐後期,南方手工業大幅進步,特別是絲織業、造船業、造紙業和制茶業。

商業與交通

唐朝的城市商品經濟仍不發達,但已有成長。長安、洛陽、蘇州、揚州、成都、廣州等都是一定地域內的商業中心。唐朝國內交通發達。陸路交通以長安為中心,道路遍佈全國。水路交通則是以洛陽為中心的大運河為主。全國共有驛站一千四百六十三所。其中陸驛一千二百九十七所,水驛二百六十所。自安史之亂後,由於大批士紳與工匠南遷,長江流域商業城市發展快速,國家的經濟財政亦仰賴南方的補給,當時有所謂「揚一益二」的說法;而江南最大城市、江南東道治所蘇州的繁華程度在中唐時已逐步超越揚州和洛陽,在全國僅次於長安,成為整個中國南方唯一的、最高等級的州——雄州,有「甲郡標天下」之說,即所謂「當今國用,多出江南。江南諸州,蘇最為大」;此外杭州、湖州等地的經濟也得到了較快發展。廣州、泉州、明州(今浙江寧波)和揚州等地成為海上貿易中心。而坊市分開的制度在蘇州、揚州等商業城市被打破,還出現了夜市。大城市中出現了櫃枋和飛錢。櫃枋經營錢物寄付,在櫃枋存錢的客戶可以憑書貼(類似於支票)寄付錢財。飛錢又叫便換,類似於現在的匯票。這些都說明了商業在唐朝後期的繁榮。

土地與賦稅制度

武德七年四月,唐朝政府頒佈均田令和租庸調。均田令規定政府依戶籍授田。人口三歲以下為黃,四歲為小,十六為中,廿一為丁,六十為老。丁男和十八歲以上的中男授田一頃,老男和殘障人授田四十畝。寡妻妾授田卅畝。和尚道士每人授田卅畝,尼姑女冠則有廿畝。貴族和官吏則另有規定。土地的買賣則有嚴格限制。無庸質疑,均田制對唐初生產的恢復有大意義。

租庸調法是與均田制配套實行的賦役制度。租庸調按丁徵收。每丁每年交納粟二石,稱為租。根據各地的不同生產,每年交納絹二丈,錦三兩,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稱為調。每丁每年要服徭役廿日,閏月加兩日。如果不想服徭役,每天折納絹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稱為庸。如果政府額外加役,十五日,免調;卅日,租調全免。額外加役最多不可超過卅日。

唐朝後期由於藩鎮割據,均田制宣告瓦解,大莊園制經濟日益發展。莊園制的形成導致土地兼併嚴重,越來越多的自耕農成為地主的佃戶。這種情況導致稅收人口緊缺。據統計,肅宗上元元年國家控制的人口僅一千六百九十九萬零三百八十六。,其中納稅人口只有兩百三十七萬零七百九十九。唐朝的財政陷入崩潰。為解決財政困難,劉晏開始實行賦稅制度改革,取得很好的成效。德宗建中元年,唐朝的財政制度由租庸調法改為兩稅法。兩稅法沿襲過去地稅和戶稅的形式,按田畝的多少收地稅,按戶等的高低抽戶稅。這樣,官僚、貴族、地主和商人都要納稅,減輕了平民的負擔,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但是,兩稅法也有一些弊病,諸如錢重物輕等。唐朝後期,為解決財政拮据的局面,實行鹽鐵專賣制度。政府設立鹽鐵使管理各地的專賣情況。結果導致物價飛騰,民怨四起,民間販賣私鹽者不在少數。而鹽鐵專賣制度也是黃巢民變的直接原因之一。

政治體制

政治體制

唐朝沿用隋朝制訂的三省六部制,主要機構有三省、六部、一台、五監、九寺。三省即為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尚書省下設立吏、戶、禮、兵、刑、工六部。此外中央還有殿中省和秘書省,只是這兩省職能不大。尚書省為全國最高行政機構,長官為尚書令。中書省是皇帝頒佈大政文書的機構,長官為中書令,副手為中書侍郎,下有中書舍人六人,此外右散騎常侍、右諫議大夫等諫官。門下省則是審核大政文書之機構。由於尚書權力太大,因此後來設立左右僕射(射讀作yè)代行大權。左右僕射就是宰相。後來,此二職要加同中書門下的頭銜才是宰相。但中書令和門下侍中的名位很高,也不常設。於是,給其他管理加上參預朝政、參議朝政、參議得失、同中書門下三品等頭銜就為宰相。宰相平時在政事堂討論朝政,政事堂會議成為協助皇帝統治的最高決策機構。

六部分管各種具體行政事務,下各設四司。六部有高低之分,吏、兵二部為前行,戶、刑二部為中行,禮、工二部為後行。其中吏部主管全國文官升遷,下設吏部、司封、司勳、考功四司;戶部掌管全國土地、民眾、財賦,下設戶部、度支、金部、倉部四司;禮部掌管祭祀,下設禮部、祠部、膳部等四司;兵部負責武人選舉、地圖、車馬、兵械等事務,下設兵部、職方、駕部、庫都四司。刑部主管律令刑事,下設刑部、都官、比部、司門四司;工部負責山澤、紙筆、屯田、工匠等事務,下設工部、屯田、虞都、水部四司。三省六部制在中國政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一台就是御史台,其負責監察中央和地方管理,參與大獄的審訊。其長官為御史大夫,副長官是御史中丞。五監為國子監(掌文教);少府監(掌皇家工業生產);將作監(掌國家工程);軍器監(兵器製造);都水監(掌水利建設)。九寺有太常寺(掌禮儀祭祀);光祿寺(掌皇室食物);衛尉寺(掌兵器和儀仗);宗正寺(掌皇室族譜);太僕寺(掌皇帝車馬);大理寺(掌刑法);鴻臚寺(掌邦交典禮);司農寺(掌國家倉儲);太府寺(掌國家財政)。此外,唐朝還有三師(太師、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等榮譽職務。此外,唐朝在其前期還設立過如節度使、鹽鐵轉運使、樞密使等臨時職務,後來則成為定職。

隋代成立的科舉制度在初唐時期還不完善,朝中的政治仍然被關隴貴族集團所壟斷。到了武則天執政後,他大力起用通過科舉進入政府的平民官僚,貴族政治的局面至此開始瓦解。唐朝中期以後,貴族官僚已經幾乎不復存在,但是科舉士人卻進行牛李黨爭,這場黨爭持續長達四十年,嚴重敗壞朝政。

唐朝中後期也與漢朝後期和明朝後期成為中國歷史上三個宦官時代。唐朝早期,宦官並沒有什麼權力,自玄宗時代高力士得寵以來,宦官的地位步步高陞,開始直接參與政治。後來伴隨者宦官對兵權的掌握,皇帝的廢立都掌握在宦官的手中。這以「甘露之變」表現得最為突出。而在朱全忠誅滅了全部宦官之後,唐朝也很快滅亡。顯示宦官已與皇帝形成了命運共同體。

唐朝的法律分為律、令、格、式四種。律是刑法典;令是指國家對各項制度所做出的具體規定(如《戶令》);式是各項行政法規(如《水部式》);格則是對律令式做出的補充修改。《唐律》是根據隋朝《開皇律》修正而來。自李淵時代開始制訂,在唐太宗時才宣告完成。至高宗永徽年間又對唐律進行了全面解釋,與《唐律》合稱為《永徽律疏》。後世則稱呼為《唐律疏典》。唐律分十二篇,共五百零二條,刑名則有五種。

唐朝人口

唐朝人口

唐初的人口數字,據記載僅二三百萬戶。雖然實際人口不至於此,但多年戰亂讓人口急遽減少卻是事實。貞觀以後,社會安定、經濟富庶,人口快速增長。據《通典》卷七《食貨》載,到天寶十三年(西元754年),全國有891.4709萬戶,5291.9309萬口。當時全國有十五道,秦嶺淮河以北有人口3000萬。人口最多的是河南、河北兩道及淮北地區,這些地區合計人口接近2000萬。首都京兆府長安人口達到196萬,東都河南府洛陽則有 118萬人口。運河沿岸的交通樞紐城市魏州也有人口110萬。河東道人口達372萬;關內道有150萬;隴右道人口最少,僅53萬。南方各道中,江南東道人口最多,有661萬。其次為劍南道,有409萬,其中成都府人口就有92萬。江南西道人口亦有372萬,淮南道227萬,嶺南道116萬。人口位居全國之末的是黔中道,僅16萬。

但在安史之亂後,北方社會生產被嚴重破壞,人口死亡,或逃到南方。人口分佈格局因此發生重大變化。南方各地吸引的各地北方移民,而河北清河郡人口竟從安史之亂前的80萬銳減到10萬。加上之後的藩鎮割據以及黃巢民變,人口南遷更加嚴重。安史之亂一直到唐末是為中國人口的第二波大幅南遷潮。從此南方在經濟文化各方面都全面超越北方。五代十國時期,南方九國中除了吳和吳越兩國統治者是南方人,南漢是早期移民後裔外,其他六國統治者都是唐末北方移民。

行政區劃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

隋朝前期實行州縣制,後期實行郡縣制。唐又改郡為州,恢復州縣二級制。貞觀元年,天下大定,又對州縣進行省並。唐朝還在州一級的行政區劃中設立「府」這一建制。先是開元元年設立京兆府和河南府。今後陸續升新的陪都和皇帝到過的地方為府。同時,唐朝根據山川形便將全國分為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十道,是為貞觀十道。神龍二年設立十道巡察使、十道存撫使和十道按察使。這些都是監察官,為中央臨時派遣,不常置,也無固定治所。開元廿一年又從關內道分立京畿道,從河南道分立都畿道,分山南道為東西兩道,分江南道為江南東、江南西和黔中三道,共十五道,是為開元十五道,每道設立固定的監察官員(採訪使),有如漢朝的刺史,也設立了固定的治所(首府),正式成為十五個監察區,並逐漸向行政區轉變。這十五道如下:

1. 京畿道,治西京(首都)京兆府(今陝西省西安市);
2. 關內道,治西京(首都)京兆府(今陝西省西安市);
3. 都畿道,治東都(陪都)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陽市);
4. 河南道,治汴州(今河南省開封市);
5. 河東道,治蒲州(今山西省永濟市西);
6. 河北道,治魏州(今河北省大名縣東北);
7. 山南東道,治梁州(今陝西省漢中市);
8. 山南西道,治襄州(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陽區);
9. 淮南道,治揚州(今江蘇省揚州市);
10. 江南東道,治蘇州(今江蘇省蘇州市);
11. 江南西道,治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
12. 黔中道,治黔州(今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13. 隴右道,治鄯州(今青海省樂都縣);
14. 劍南道,治益州(今四川省成都市);
15. 嶺南道,治廣州(今廣東省廣州市)。

在安史之亂平定後,唐朝政府增加了許多節度使,而節度使管轄的地區稱為藩鎮。唐政府本企圖可借節度使來平定一些叛亂,不料這些節度使擁兵自重。唐朝末期因此形成了道(方鎮)、州(府)、縣三級行政區劃。唐末年全國有四五十個鎮,除了京兆府和周圍幾個州以及河南府外,全國其他地方都是藩鎮割據的局面。唐德宗時期,河朔一帶的藩鎮叛亂,佔領京師長安,德宗逃到漢中,用了四年的時間才平定,從此之後藩鎮之禍日益擴大。憲宗年間雖然平定了淮西吳元濟勢力,各地藩鎮繼歸順中央,但是卻未能除根。憲宗死後藩鎮割據的局面就又死灰復燃。最後唐朝終於亡在節度使朱溫的手中。唐朝後的五代十國實際上是藩鎮之禍的延續,只是一些藩鎮已經完全獨立而已。唐朝主要的地方官階如下:

* 州(郡)首領:刺史(太守);
o 別駕、長史、司馬;
o 錄事、參軍事;
o 六曹:司功、司倉、司戶、司兵、司法、司士。
* 縣:縣令;
o 縣丞、主簿;
o 縣尉、錄事、佐史。
* 鄉:耆老;
* 里:里正;
* 村:村正;
* 保:保長;
* 鄰:鄰長。
* 四家一鄰,五鄰一保,五保一里,五里一鄉;一自然村為一村。城市內無村設坊,坊正和村正同級。

疆域

疆域
八世紀唐朝疆域圖

唐朝前期是中國武功空前興旺的時代,疆域亦有大擴展。

在漠南漠北方面。貞觀四年(630年),唐朝出兵滅亡東突厥,漠南至此為其所有。貞觀廿年(646年),又一舉消滅了薛延陀汗國,至此大漠南北皆為唐朝所有。唐朝因此以大漠為界,在漠北設立安北都護府,在漠南設立單于都護府。永淳元年(682年),突厥復國,唐朝疆域因此退到陰山以南地區。天寶三年(744年),回紇建國,得到突厥故地,成為漠北強國之一,從此唐失去漠南漠北之地。

在西域方面,貞觀四年,唐朝在伊吾七城設立西伊州,開始經營西域。貞觀十九年(645年),唐朝移安西都護府到龜茲。顯慶四年(659年),唐又平西突厥。但唐對蔥嶺以東地區的統治並未延續太久,麟德二年(665年),由於大食勢力的擴展,唐朝勢力退到蔥嶺以東,安史之亂後,唐朝失去了對西域的控制權。

在朝鮮半島,顯慶五年(660年),唐朝滅亡百濟。乾封二年(667年),又滅高句麗,並設安東都護府於平壤。但由於當地人民反抗激烈及新羅勢力的北進,咸亨元年(670年)安東都護府內遷遼東。開元(713年)以後又將安東都護府移到遼西。天寶年間(742年—756年)安東都護府廢,遼東遂空,粟末靺鞨乘機據有其地。開元元年(713年)其首領大祚榮建立渤海國,號為「海東盛國」。

在青康藏高原上,吐蕃族日漸興起,至六世紀末與吐谷渾、蘇毗為高原上三大勢力。七世紀初,贊普松贊干布即位,統一了高原,又征服了位於西藏北部的蘇毗、阿裏地區的羊同和尼婆羅(今尼泊爾)。龍朔三年(663年),吐蕃滅吐谷渾,盡有其地。後又與唐爭奪安西四鎮,為唐最大敵國。安史之亂後,由於大量河隴邊兵參與平亂(主要為隴右節度使、朔方節度使所部)導致邊防空虛,吐蕃趁勢進逼,回紇則入據河套草原,使得唐政府能控制之疆域大減,黃河以西甘、涼皆不可得,終唐之世對於敦煌以西之控制亦完全喪失。

在西南雲貴地區,南詔建國,與唐時戰時和,也削弱了唐的國力。同時,由於交州土著的興起,自漢武帝平南越後一直是中國領土的越南北部地方,在唐末完全脫離漢族中國而獨立。

永貞元和

永貞元和

主條目:永貞革新和元和中興

德宗死後,做了26年皇太子的順宗李誦即位,改元永貞。順宗即位後,啟用以王叔文為首的一批改革派官員進行改革,改革了德宗朝留下的諸多不合理吏治。王叔文罷去了宮市和五坊小兒等欺壓平民的機構,減輕稅賦,罷免了貪官京兆尹李實,抑制地方藩鎮勢力。但是,改革的施行觸動了諸多守舊派官僚的利益,受到了越來越大的阻力。永貞元年(805年)六月廿日,王叔文就因為母親去世被迫離職,後來被貶為渝州司護參軍。其他主要的改革派官員:「二王八司馬」(王叔文、王伾、韓曄、韓泰、陳諫、凌准、程異、韋執宜、劉禹錫、柳宗元)都被放逐成為地方官。永貞革新因此快速煙消雲散。永貞二年(806年)正月初一,順宗在興慶宮進行內禪,正月十九日,他在興慶宮咸寧殿去世,終年46歲。

順宗內禪後,太子李純即位,是為憲宗,改元元和。憲宗在位期間,勤勉政務,著手削藩,開創了唐朝的中興氣象。元和元年(806年)正月,劍南西川節度副使劉辟發動叛亂,被憲宗討平。全國藩鎮因此震動,許多藩鎮因此上表歸順朝廷。憲宗善於納諫,並擴寬財路,積極斂財的同時皇室開支卻力行節儉。國家因此有財力得以繼續進行對拒不歸順的藩鎮的戰爭。元和九年(814年)十月,憲宗開始討伐淮西藩鎮吳元濟,元和十二年(817年)十月,吳元濟勢力被消滅。元和十三年(818年)正月,各地藩鎮都派使節到長安獻地納貢,以示歸順。憲宗十分崇佛,曾經赴法門寺奉迎佛骨,結果遭到了刑部侍郎韓愈的反對。後來,韓愈也被貶為潮州刺史。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廿七日,時年僅四十三歲的憲宗突然在大明宮中和殿內暴死。憲宗的去世,也讓唐朝的中興氣象到此告一段落,藩鎮割據與朋黨之爭再告猖獗。

甘露牛李

主條目:甘露之變和牛李黨爭

憲宗李純去世後,穆宗李恆即位,他即位後遊樂無度,藩鎮割據又出現,宦官的權勢更加膨脹,朋黨之爭亦越演越烈,朝政又開始走下坡。穆宗即位僅三年就去世了。接替即位的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炎都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且都是宦官擁立,又都是非正常死亡,反映出了唐朝的政治形勢已經越來越壞。

敬宗即位後,完全不理朝政,專好遊樂擊球擺宴,連上朝都很少。敬宗過度的玩樂為他最後的結局埋下禍根。寶曆二年(826年)十二月初八日辛丑,敬宗出去「打夜狐」,回宮後又大擺宴席,在酒酣之時被宦官害死,時年僅十八歲。

接替即位的是文宗李昂,文宗勤勉聽政、生活節儉、打擊宦官。但是,最後因為觸犯宦官集團的利益,在甘露之變中密謀誅殺宦官失敗。甘露之變而後,宦官團結一致;大臣唯有借藩鎮兵力對抗宦官權力,埋下殘唐時藩鎮和宦官的直接衝突。開成五年(840年)正月初四,文宗在大明宮太和殿去世,時年33歲。

接替文宗的是武宗,建元會昌(841年)。武宗在宦官仇士良的擁立下繼位。由於當時朝廷派系林立,仇士良不得已只好讓武宗親自處理朝政。武宗重用李黨首領李德裕,削減仇士良的權力,也提出一連串振興朝廷的政績,史稱會昌中興。他大力推行滅佛,史稱會昌滅佛,在佛教史上他被列為三武滅佛的三個君主之一。武宗推行道教,希望長生不老,最後因為服用丹藥去世。

在這四朝期間,牛李黨爭進行得異常激烈,嚴重損耗了唐朝的國力。牛李黨爭起始於元和三年(808年)的科舉考試,舉人牛僧孺、李宗閔、皇甫湜等在考卷裡批評朝政要求改革。考官認為兩個人符合選擇的條件,便把他們推薦給憲宗。這引發了當時宰相李吉甫(李德裕的父親)的不滿。引發兩派激烈爭奪,最後李吉甫貶為淮南節度使,另任命宰相。朝中大臣由此開始分為兩派。唐穆宗即位後,又舉行進士考試。由牛黨人物錢徽主持,卻被告徇私舞弊。在時任翰林學士的李德裕的證實下,錢徽被降職,李宗閔也受到牽連,被貶謫到外地。從此李宗閔和牛僧孺與李德裕結怨。牛僧孺、李宗閔與科舉出身的官員結成朋黨,李德裕也與士族出身的官僚結成朋黨,兩派明爭暗鬥的很厲害。唐文宗即位以後,李宗閔通過巴結宦官而成為宰相,牛僧孺也一同高陞,兩人掌權後極力打擊李黨,李德裕被貶為西川節度使。武宗即位後,牛黨失勢,李德裕成為宰相,極力排斥牛黨。唐宣宗即位後,對武宗時期的舊臣一概排斥,李德裕被貶黜到海南。至此,長達四十年的牛李黨爭才宣告收場。

大中暫治

主條目:大中暫治

會昌六年(846年),武宗李炎駕崩後,宣宗李忱在宦官的協助之下即位,改元大中(847年)。未即位前的宣宗表面上是容易被宦官利用的君主。但即位以後勵精圖治,是以唐朝又出現了短暫的復興景象,時人稱他為「小太宗」。宣宗察訪政事、加強皇權、抑制宦官政權,也結束了牛李黨爭。大中之政可算為當時黑暗的唐朝點亮一縷曙光。宣宗崇奉道教,一直希望能夠通過服用丹藥來長生不老。但是,大中十三年(859年)五月起,宣宗由於服用丹藥過度,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到了八月就宣告駕崩。次年二月,葬於貞陵。

殘唐而亡

主條目:唐末民變

宣宗之後,懿宗李漼與僖宗李儇是著名的無能之君,使唐朝的國勢一直走下坡。

懿宗驕奢淫逸,寵信宦官。懿宗即位時(859年),社會貧富差距很大,民變四起,而南詔又在此時向唐朝發動戰爭。防備南詔攻擊的桂林軍人反因為遲遲不能回鄉而嘩變,擁糧料判官龐勛為首領,再度爆發民變。但是,懿宗卻依然沉湎於遊樂,仍然好大喜功,任用奸佞,唐朝的政治局勢日益惡化。

咸通十四年(873年)七月十九日,懿宗駕崩,接替即位的是僖宗。僖宗專好鬥雞打毯,終於釀成黃巢民變。廣明元年(880年)十二月,長安被攻克,僖宗逃亡到四川。後來農民軍被以朱全忠為首的政府軍擊敗。但是,由於宦官與藩鎮之間再爆鬥爭,僖宗又被宦官挾持到鳳翔,而藩鎮的軍隊則在長安城大肆搶掠。文德元年(888年)三月六日,僖宗駕崩。接替即位的是是其弟昭宗李曄。昭宗即位之初還有恢復之心,但藩鎮勢力已尾大不掉,昭宗的改革遭到失敗,他的意志也日益消沉。天復三年(903年),昭宗被朱全忠押解回京,朱全忠發兵將宦官全部殺死。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又提出遷都洛陽,長安宮室因此完全被毀。天祐元年八月十一日夜,昭宗被害。接替即位的是昭宗第九子哀帝李柷。此時唐朝已經名存實亡,哀帝不過是個傀儡。天祐二年(905年),朱全忠大肆貶逐朝官,並全部殺死於白馬驛,投屍於黃河,史稱白馬之禍。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柷禪位,改國號梁(史稱後梁),是為梁太祖,改元開平,都於開封。唐朝滅亡。

歐陽修、宋祁的《新唐書》總結唐朝的政治:「唐之治不能過兩漢,而地廣于三代(夏、商、周),勞民費財,禍所繇生。晉獻公殺嫡,賊二公子,號為暗君。明皇一日殺三庶人,昏蔽甚矣。鳴呼!父子不相信,而遠治閣羅鳳之罪,士死十萬,當時冤之。懿宗任相不明,籓鎮屢畔,南詔內侮,屯戍思亂,龐勛乘之,倡戈橫行。雖凶渠殲夷,兵連不解,唐遂以亡。《易》曰:「喪牛于易。」有國者知戒西北之虞,而不知患生於無備。漢亡于董卓,而兵兆于冀州;唐亡于黃巢,而禍基於桂林。《易》之意深矣!」

藩鎮割據和第二次宦官時代

藩鎮宦官

安史之亂後,唐朝開始步入衰落。藩鎮割據、宦官專權與朋黨之爭成為唐朝政治的毒瘤。

代宗是唐朝歷史上第一個宦官擁立即位的皇帝。代宗即位後,雖然一心希望改革朝政。但是,國家受創巨大,邊防空虛,外患嚴重,東南地區又爆發了民變。吐蕃軍隊也攻入關中,長安一度淪陷。河北降將的不馴與回紇的勒索也大大消耗了國力。由於河北諸將的反復無常,藩鎮割據的局面在代宗晚期正式形成。大曆十四年(779年)五月廿日,代宗去世。

接替代宗即位的是其長子李適,號為德宗。德宗即位後,一直試圖削滅藩鎮之禍害。建中二年(781年)正月,德宗與山南、淄青等節度使之間爆發戰爭,但是由於補給不足,唐軍發生嘩變,德宗倉皇出逃到奉天。這次戰爭進行了五年,雖然最後叛亂首領朱泚和李希烈等敗死,但是唐朝卻與其餘藩鎮妥協,條件是取消王號,朝廷承認他們在當地的統治權。從此割據局面進一步深化。此外,從德宗在位期間開始,宦官考試掌控禁軍,擔任監軍,宦官濫權的局面也宣告形成。從此以後唐朝皇帝的廢立都掌握在宦官手裏。德宗雖然早年起用楊炎為相推行兩稅法,以劉晏改革漕運,改善了國家的財政形勢,但之後卻開始信用奸臣盧杞,並聽信其讒言,先後誅殺了楊炎和劉晏兩位能臣。之後,德宗就對大臣非常猜忌,甚至在其晚年還對大臣進行特務式的監視。貞元廿一年(805年)正月廿三日,德宗去世。但是,此時唐朝的政治環境已經江河日下了。

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

唐玄宗改元天寶後,志得意滿,放縱享樂,從此不問國事。在納兒媳楊玉環為貴妃後,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罷免良相張九齡,改用有「口蜜腹劍」惡名的李林甫為宰相長達十六年,使得朝政敗壞。李林甫死後又以楊國忠為相,此時期又開始出現了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的權勢炙手可熱。天寶九載(750年),由高仙芝所率領的唐軍在中亞的怛羅斯戰役中為阿拉伯帝國所挫敗,唐朝經營西域的進展受到了阻礙,因此唐朝便整頓了在中亞的佈局,準備趁阿拉伯帝國內亂時,再次發兵。但是唐朝內部也有隱憂。由於唐玄宗好大喜功,為此邊境將領經常挑起對異族的戰事,以邀戰功。又由於當時兵制由府兵制改為募兵制,使得節度使與軍鎮上的士兵結合在一起,就出現了邊將專軍的局面。

加上李林甫為杜絕邊相入相之途,於是以胡人為節度使。其中以胡人安祿山最著。安祿山一人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掌握重兵,因與楊國忠不和,在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九日趁中央政治鬆懈、重軍多部署在邊境之機以討楊國忠為藉口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十二月十三日,東都洛陽淪陷。次年六月九日,潼關失守,長安告急。六月十三日,玄宗從長安出逃到成都,次日途經馬嵬驛時,禁軍把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殺死,又要求玄宗絞殺楊貴妃,才繼續西行。太子李亨起初在靈武募兵,後來被宦官李輔國擁立為帝,是為肅宗,奉玄宗為太上皇。安祿山則自稱大燕皇帝,年號聖武。至德二載(757年),叛軍內訌,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所殺。但是同時,史思明與安慶緒之間關係也開始冷淡。同年九月,長安光復,十月,洛陽光復。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在魏州自稱大聖燕王,之後他又殺死安慶緒,返回范陽自稱大燕皇帝。

之後叛軍又再次攻克洛陽。但是由於他性格殘忍好殺,其部下又在上元二年(761年)立其子史朝義為帝。之後,叛軍內部分崩離析,一蹶不振。寶應元年(762年),唐朝回紇聯軍攻克洛陽。史朝義向河北流竄。寶應二年(763年)正月,他就在石頭城(今唐山東北)附近的森林裏自縊。安史之亂經過八年時間至此才告平定,但是北方地區經過這場戰爭後人丁銳減,土地大量荒蕪,社會生產嚴重倒退,藩鎮割據也因此形成。唐朝從此也失去繼續經略中亞的實力、埋下了日後吐蕃、回紇侵犯京都長安的危機。安史之亂乃成為唐朝歷史上由盛轉衰的大分水嶺。

開元之治

開元之治
唐玄宗是有唐一代國勢衰弱的轉捩點。
後世史學家常感嘆大唐盛世是瞬間的沒落。

李旦繼位以後,稱睿宗,其妹太平公主與其子李隆基發生權力之爭,睿宗左右為難。延和元年(712年),睿宗讓位於太子李隆基,是為唐玄宗,又稱唐明皇。先天二年(713年),太平公主本欲發動政變,卻被唐玄宗提前反制,最後被賜死於家中,其黨羽或殺或逐,結束了武后以來女人參政的局面。同年改元開元。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開元年間)政治比較清明,任用姚崇和宋璟等賢能為相,經濟迅速發展,農業上發明瞭曲轅犁和筒車,使得農業生產力大幅提高,國力迅速上升,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這一時期被認為是繼漢武帝時期之後,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二次鼎盛局面。首都長安城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韋后之亂

韋氏當權

神龍元年(705年),宰相敬暉、張柬之、韋彥範、崔玄暐和袁恕己等人發動政變,殺女皇男寵張氏兄弟,逼武則天退位,擁立中宗李顯復辟稱帝,恢復了唐朝的政權,史稱「神龍革命」或「五王政變」。李旦被晉封為安國相王,太平公主被晉封為鎮國太平公主。中宗一直受到韋皇后、女兒安樂公主和武后的舊有黨羽武三思等人的影響,擁立功臣張柬之和武敬琿等人不久被全部流放誅殺。而過去與李顯共患難的韋皇后有意成為第二個武則天,安樂公主則曾要求被立為皇太女,他們母女兩人與上官婉兒聯手培植自己的黨羽,並害死了太子李重俊。景龍四年(710年),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合謀毒殺中宗,立溫王李重茂為帝,是為殤帝,並欲加害相王李旦。李旦的兒子,當時是臨淄王的李隆基在姑母太平公主的協助下發動政變,誅盡韋皇后、安樂公主及武氏殘餘勢力,擁立李旦復辟稱帝。

武則天

日月當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


唐太宗晚年,因為皇太子的問題而煩惱,三個嫡子當中,太子李承乾與魏王李泰內鬥,使得太宗廢掉太子李承乾,在長孫無忌等元老重臣的勸諫下,放逐魏王李泰,改立嫡三子.人稱性格「仁孝」的晉王李治為太子。唐太宗死後,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高宗即位後改元永徽,永徽年間,貞觀之治得以延續,被稱為永徽之治。

唐高宗在太宗晚年,結識了唐太宗的才人武媚娘,在太宗死後,武氏出家為尼。時高宗的王皇后與蕭淑妃內鬥,准許高宗接武氏回宮。武氏入宮後,先後使高宗廢了王皇后及蕭淑妃,並不顧眾多大臣的反對,立武氏為皇后。

高宗健康狀況不好,自顯慶元年(656年)以後,因為頭痛而不能處理政務,許多政事都交給皇后武媚娘來處理。武則天實際成為唐帝國的最高統治者,與高宗並稱「二聖」,加尊號為「天后」。在武后輔佐高宗的時期,對外消滅西突厥,使大唐帝國的疆域達到極盛;接受了新羅之請,終於滅了高句麗和百濟並打敗日本援軍,協助新羅統一朝鮮半島,而唐朝亦在朝鮮半島北部設立安東都護府,恢復自漢朝末年失去的領土。


高宗死後不久,武后成為皇太后,立太子李顯為帝,是為唐中宗。因為中宗與武太后不合,不久又廢中宗為廬陵王,改立另一個兒子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平定了李敬業領導的反叛後,武太后在天授元年(690年)廢睿宗帝號,即皇帝位,改國號為周,遷都洛陽(號稱神都),稱「聖神皇帝」,改立李旦為皇嗣。武氏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成為皇帝的女人,從高宗後期算起,武氏前後掌權50餘年。由於武氏死後的諡號中「則天」二字,所以近代以來學者多稱其為「武則天」,但是,這是一個不嚴謹的稱號。

在武則天實際統治中國的近50年時間里,她為了制衡甚至打擊北魏以來的世家大族的權力,對以科舉進身仕途的官員大力提拔,並首創殿試。狄仁傑是其中的代表。她又安排她的侄兒武三思和武承嗣等人擔任重要機務,並曾經打算改立皇嗣。傳統史學家對武則天批評則往往集中在酷吏制度上,如索元禮、來俊臣和周興等官員在她的鼓勵下替她以告密、酷刑等監視群臣。武后又設北門學士,常繞過門下省,中書省直接對官員發號施令,開了破壞官吏制度的先例。武則天還發明了一系列全新的漢字(史稱則天文字),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日月當空」這個字——曌(漢語拼音:zhào,注音符號:ㄓㄠˋ),並作為女皇帝的名字,表示其名包含月和日,日與月在天空之上,月為陰日為陽,陰陽調和主宰天下。

武則天有男性內侍張昌宗弟兄和薛懷義等,這是她為宋代以後以程朱理學為準繩的史學家所不齒的原因,不過傳統男性皇帝的後宮亦很多。武則天對佛教亦大力推崇,武周時期的佛寺興建頻繁,使用出自佛經的年號,例如長安、証聖、大足等;這與李氏皇帝的年數大多出自道教典籍如貞觀、永徽、景雲、開元等年號相對。另外武后成了後來唐朝後宮女性爭權時效法的榜樣,例如韋后毒殺唐中宗等。

但是,武則天在統治全中國的半個世紀裏,政績斐然,不容置疑:對外戰爭多數勝利,鞏固並拓展了中華帝國的版圖;開創殿試和武舉,發展了科舉制度;繼續推行均田制,促進了農業生產;文化藝術事業亦有所進步;國家較貞觀之治時期更有所發展,史稱「武周之治」,被後來的郭沫若等史學家贊為「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

唐太宗即位後,勵精圖治,納諫如流。對外方面,太宗時期將原為突厥所支配的蒙古高原納入勢力範圍,唐朝北方的諸民族專稱李世民為天可汗。唐太宗派文成公主與吐蕃贊普松贊干布通婚,穩定了唐蕃兩國的關係。在內政方面,唐太宗又推行均田制、實行租庸調制。在職官制度上,則承繼了秦漢以來的宰相制度,發展並完善了隋朝所開創的三省六部和科舉選士制,為後世所效仿。唐太宗不計出身,網羅了一大批精明強幹的大臣,比如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魏徵、馬周、高士廉和蕭瑀等文臣,尉遲敬德、李靖、侯君集、程知節、李勣和秦叔寶等武將。這時期社會秩序安定,經濟繁榮,歷史上稱為「貞觀之治」。《資治通鑒》記載,貞觀四年(630年)一斗米不過三、四錢,全年死刑犯僅廿九人。其政績的總結《貞觀政要》成爲日本和朝鮮的帝王教科書,亦為後世君主模彷學習的對象。

唐高祖

李淵開國唐高祖李淵

隋朝末年,由於隋煬帝的失道離德和三征高句麗失敗,民變在各地興起不止。

大業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起兵,十一月攻下隋京大興城,擁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是為隋恭帝。遙尊煬帝為太上皇。

李淵的母親是隋煬帝母親獨孤皇后、北周明帝皇后的姊妹,故在歷朝受重用。李淵祖父李虎隨北周建立者宇文泰入關中,西魏時,賜姓大野氏,官至太尉,與李弼等八人助周代魏有功,皆為柱國,號「八柱國家」。北周孝閔帝受禪後,虎已經去世,故追封唐國公,父親李昞襲封唐國公,後來李淵十歲不到已經襲唐國公爵。後來在隋煬帝時,裝成庸碌無能,後來在大業十二年(616年)被派為太原留守。

他見天下大亂,故起兵反隋。他攻入大興府以後,自任大丞相,進封唐王。大業十四年(618年)三月,隋煬帝在江都被殺。同年五月,李淵逼恭帝禪讓,自己稱帝,國號唐,是為唐高祖。改元武德,都城仍定在大興城,並改名為長安。封嫡長子李建成為太子、嫡次子李世民為秦王、嫡三子李元霸早夭、嫡四子李元吉為齊王。唐朝建立後,李淵派李建成、李世民、平陽公主等子女一一征討四方,剿滅各方群雄。在掃平群雄後,太子李建成與秦王李世民起衝突,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李淵見狀於是宣佈退位,成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即唐太宗。

朝代名稱由來

朝代名稱由來

「唐」這國號是晉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傳說君主堯號稱「陶唐」氏。周朝時在現今湖北省有一小國唐國,是周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國。西魏時,李虎為八柱國之一,封隴西郡公,其子李昞後來晉封唐國公。573年,李昞之子李淵繼承唐國公爵位,後晉升唐王;在隋恭帝禪讓帝位後便以唐為國號。唐朝滅亡後,五代的李存勖所建的後唐和十國的南唐都自稱是唐朝的承繼者而用「唐」作為國號。南唐的建國者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之後。後唐皇室則因祖先建立軍功而受賜姓李。

唐朝皇室李氏自稱出自漢族的隴西李氏,且《舊唐書》和《新唐書》中則稱唐朝皇族李氏是老子李耳的子孫,十六國的西涼開國君主李暠亦是其遠祖,但這一說法被普遍置疑。現代學者陳寅恪考證則認為李唐是趙郡李氏之後。隴西李氏從秦代開始就是中國著名的武將軍人世家,這個家族湧現過漢朝飛將軍李廣等著名將軍,而到南北朝門閥制度興起之時,被列為漢族大姓,和趙郡李氏一起屬於門第最高的家族之一。北周時推行鮮卑化政策,李氏被迫改成「大野氏」,這是一個新創立的姓氏。北周滅亡後,又恢復為李氏。不過也有人對此說法表示懷疑,認為李唐皇族有混合鮮卑的血統。

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因皇室姓李,故又稱李唐。唐朝是公認的中國史上最興盛的時代之一,往往與漢朝並稱「漢唐」。唐王李淵于618年逼隋恭帝禪位,推翻隋朝,改國號為唐(尊稱大唐[3]),建立了唐朝,以長安(今陝西西安)為京城(后稱西京、中京、上都),作為首都,后又設洛陽為東都(后稱東京),太原為北都(后稱北京),作為陪都,與長安合稱「三都」,之後又陸續建立了一些陪都如成都、鳳翔、江陵等,但很快取消。其鼎盛時期的公元7世紀時,中亞的綠洲地帶也受唐支配。690年,武則天改國號為周,遷都神都(洛陽),史稱武周,一直到705年,唐中宗復辟稱帝,才恢復「唐」這一國號,把首都遷回長安。唐朝的國力在唐玄宗開元年間達到巔峰,但在天寶十四載(755年)爆發的安史之亂是轉折點,其後,國力迅速衰落,唐末民變后帝國中央政府實際權力被梁王朱全忠控制,首都遷往洛陽,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禪位,唐朝遂亡,被朱全忠所建立的新王朝——後梁所取代,開始了五代十國時期。唐朝共延續了289年,傳了22位皇帝(包括武則天)。唐帝國在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都有輝煌的成就,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當時的東亞屬國如新羅、渤海國和日本等國的政治體制、文化等方面都受到了唐朝的很大影響。

唐朝連同之前的隋朝和之後的五代、宋朝被歷史學者黃仁宇等認為是相繼於秦、漢(稱中華第一帝國)之後的第二帝國時期,日本歷史學者則普遍認為唐朝是中國「中世」時期的結束。唐朝國力在中國歷史上數一數二,因此華人也被稱為「唐人」,現今西方華人的聚居處也稱「唐人街」,早期海外華人亦稱祖籍地為「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