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4日 星期四

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因皇室姓李,故又稱李唐。唐朝是公認的中國史上最興盛的時代之一,往往與漢朝並稱「漢唐」。唐王李淵于618年逼隋恭帝禪位,推翻隋朝,改國號為唐(尊稱大唐[3]),建立了唐朝,以長安(今陝西西安)為京城(后稱西京、中京、上都),作為首都,后又設洛陽為東都(后稱東京),太原為北都(后稱北京),作為陪都,與長安合稱「三都」,之後又陸續建立了一些陪都如成都、鳳翔、江陵等,但很快取消。其鼎盛時期的公元7世紀時,中亞的綠洲地帶也受唐支配。690年,武則天改國號為周,遷都神都(洛陽),史稱武周,一直到705年,唐中宗復辟稱帝,才恢復「唐」這一國號,把首都遷回長安。唐朝的國力在唐玄宗開元年間達到巔峰,但在天寶十四載(755年)爆發的安史之亂是轉折點,其後,國力迅速衰落,唐末民變后帝國中央政府實際權力被梁王朱全忠控制,首都遷往洛陽,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禪位,唐朝遂亡,被朱全忠所建立的新王朝——後梁所取代,開始了五代十國時期。唐朝共延續了289年,傳了22位皇帝(包括武則天)。唐帝國在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都有輝煌的成就,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當時的東亞屬國如新羅、渤海國和日本等國的政治體制、文化等方面都受到了唐朝的很大影響。

唐朝連同之前的隋朝和之後的五代、宋朝被歷史學者黃仁宇等認為是相繼於秦、漢(稱中華第一帝國)之後的第二帝國時期,日本歷史學者則普遍認為唐朝是中國「中世」時期的結束。唐朝國力在中國歷史上數一數二,因此華人也被稱為「唐人」,現今西方華人的聚居處也稱「唐人街」,早期海外華人亦稱祖籍地為「唐山」。

沒有留言: